第四五一章 思考的支點(1 / 2)

<

韓國時間中午12點,對局暫停,進入中午封盤時間。而就在這之前不到3分鍾,李襄屏剛剛落下最新一手棋,這是全局的第45手,那麼很自然的,這就成為上午的最後一手。

兩位對局者起身,一前一後走出對局室,李襄屏稍稍落在李世石的後麵,如果這個時候觀察他的神態,會發現他表情平靜,步態沉穩,甚至再觀察得仔細一點的話,會發現他嘴角微微上翹,一副信心滿滿對當前局麵很滿意的樣子。

然而非常可惜,這並非李襄屏此刻的內心真實想法。

尤其是等他來到隔壁觀戰室,等他一眼看到馬曉飛王魯南張大記者等人的表情------

李襄屏這個時候當然不知道:他們現在的表情,和棋院陳小強同學的神態非常相像,李襄屏心裏更是咯噔一下:

我剛才這最後一手棋,那是不是有點像在海邊蓋房子-----浪到家了呀?

眾人見到李襄屏露麵,於是很快收起之前的表情,張大記者習慣性迎了上來,習慣性的問了一句:“嗬嗬襄屏出來了,還行吧?”

李襄屏罕見的多說了一句,而在以往這個時候,他通常都是隨口含含糊糊應付過去的:“嗬嗬自己感覺還行吧......這個小李,下棋簡直喪心病狂,這撈空也撈得太過分了。”

“嗬嗬還行就好還行就好,聽你這樣說我就放心了,那襄屏,你快去吃點東西,咱們呀,爭取今天就把戰鬥給解決嘍。”

張大記者雖然表麵上滿臉堆笑,心裏卻暗自吐槽:“嗯,雖然目前形勢如何我判斷不清,你李襄屏敢這樣下那肯定有你的道理,但你說人家小李喪心病狂?!.....那還能喪心病狂過你自己最後那手棋嗎.......”

沒錯了,今天這盤棋到目前為止最大焦點,或者說是最大的分歧點,那其實都集中在上午最後一手棋上麵了。這手棋非常難,難到什麼程度?難到即便這手棋是李襄屏自己下的,他也隻是認為“這樣下可能也行”,卻完全判斷不清這手棋的好壞。

在圍棋比賽中,出現這種情況並不奇怪。

這就如同職業棋手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圍棋博大精深,非常之難,那麼什麼最難呢?是判斷!

再好比等後世的圍棋AI出世後,職業棋手常說狗狗的一些下法“簡直顛覆了人類”的常識-----

請注意:這種“顛覆常識”的棋,肯定不會是那種具體手筋的,其實即便是狗狗的實力比人類強一大截,但它們也從沒下出過人類不認識的手筋。

所謂“顛覆人類常識”,那通常都是人類以往認為不能下的棋,或者說人類“判斷”這樣下不成立不好的棋,狗狗們卻下出了了。

所以說這裏麵問題的核心,其實依然是“判斷”。

人類和狗狗的最大差距,同樣也體現在判斷上麵上。

和張大記者簡單寒暄幾句後,李襄屏草草用過午餐,然後他找個角落靜靜思考當前的局麵。而在這個時候,當然不會有人過來打擾他,這倒可以讓他慢慢梳理。

隻可惜像這種純判斷的問題,那真不是那麼好梳理的。因為這玩意不像算路,有具體的棋形作為依托,可以作為人類思考的支點。

而“判斷”就很難找到這樣的支點,就比如李襄屏今天下這手棋,他完全就是憑借他當時的瞬間感覺,憑借他的“職業素養”,他瞬間覺得這樣下應該可行,所以他當時就出手了,至於其他下這手棋的理由:沒有!

當然嘍,像這種純判斷的問題,人類也並非完全找不到思考支點的。

而這其中用得最多的方法,那應該就是道策先生創造的“手割”了------

這也是李襄屏認為日本道策棋聖最偉大之處,把他排進人類圍棋曆史前3應該毫無爭議。

因為他創造的這種方法,為人類解決“判斷”問題提供了一個思考的支點。

而現在,李襄屏就準備遵循這樣的思路,來重新梳理一下當前的局麵了。

隻是非常可惜,10分鍾過去了,李襄屏並沒有找到這樣的支點。原因很簡單,因為像“手割”這種方法,它是有一個缺陷的,或者說有它的局限性。

想運用這種方法,那必須找到一些人類已經完全認可的常用棋形,類似於“定式”那樣的常用棋形作為參考,這才能有效的進行“手割”。

隻可惜在今天這盤比賽中,卻完全找不到這樣的棋形,在前麵45手棋當中,對局雙方完全都是在“不走尋常路”,幾乎每個局部都是那種非常罕見的棋形。

“現在該怎麼辦呢......”

時間來到了中午12點40,就在這個尋找思考支點的過程中,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李襄屏突然想起真實曆史中的一盤棋了。

嗯,這盤棋和今天的對手有關,那就是第一季“人機大戰”中,由李世石VS一代阿法狗的第五局。

相信大多資深棋迷都對那盤比賽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