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詛咒(1 / 2)

食堂、圖書館、寢室,三點一線,這原本是托德在前世上大學時的生活軌跡,如今在異世界裏戲劇性的再現了。

早上6點起床,穿上僧侶服的托德,偷偷摸摸推開房門,確認走廊無人後,便前往修道士圖書館,研習神學經書和文學修辭。

或許有人要說,既然邁裏斯大師已經不告而別,這些課程已經沒有繼續的必要了。

然而托德選擇了自學,這實際上是經過慎重思考後作出的決定。大體來說,有兩個重要的原因:一、用修道士這個身份在異世界存活下去,學習必要的經著,是交流布道的根本;二、定時出現在其他人的視野中,也有助於降低別人的懷疑。

用過午餐後,下午時光就是托德的實驗室時間。對於他來說,剛接手這間實驗室,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整理材料。

撇開那些標本和植物不談,實驗室櫥櫃中殘留下來的近百種礦物和材料,急需進行辨認和標注。

由於手頭上鑒定設備的匱乏,那些現代世界中常用的『x射線鑒定法』和『偏光電子鑒定法』,根本就無法進行。能夠真正進行的隻有『肉眼觀察法』和簡單的『化學分析法』。

所謂『肉眼觀察法』,就是對實驗室中那些遺留的礦物,觀察其顏色、條痕、透明度、光澤度及光線反射程度,這個方法可以辨認出第一批礦物質,如辰砂、孔雀石、磁鐵礦、藍銅礦等等。

再製備一些初級的化學試劑,如硫酸、鹽酸,以便使用『化學分析法』,將外形特征相類似的礦物,用化學反應的不同表現鑒別出來。例如方解石和白雲石從外觀上就無法分辨,隻有滴入稀鹽酸後,通過氣體生成劇烈程度才能看出區別。

最後,將那些變質的、無價值的、無法鑒定的礦物瓶封存起來,放到實驗室的木箱裏。

光是這些基礎試劑的調配、近百種礦物的鑒定分類,就花費了托德將近半個月的時間。

就在托德打算開始進行下一步準備時,哈金斯找到了他。

“我們有麻煩了。”

聽到這話,托德意識到難得的幾天安穩日子,結束了。

——————————————————

在趕往冶煉場的路途中,哈金斯簡要的向托德介紹了事情的經過。

大約兩天前,完成了提煉工作的一名工匠,回到家中。夜晚入睡時,突然從夢中驚醒,先是劇烈的腹絞痛,接著開始全身抽搐,口吐白沫,最後失去意識,變成了一具隻能呼吸、無法說話的行屍走肉。

有經驗豐富的老人得知此事後,聲稱這種事情他見過數次,這是『惡魔的饋贈』。解釋是這樣的,那些開采於地底的礦石,接近了惡魔的居所,在燃燒提煉時,礦石裏的惡魔會被驚醒,吞噬人類的靈魂。唯一的解決辦法,隻有找到教會中的神父,用神聖的力量淨化礦石。

哈金斯當時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個提議。開什麼玩笑,怎麼可能讓教會那幫人,知道提煉白銀的設備和技術!

當時,一邊用言語威脅,一邊用銀幣利誘,男子花了好大的力氣,總算把這件事暫時壓了下來。

可是好景不長,距離上次事故才不過兩個白天一個黑夜,又一名工匠被『詛咒』了,一樣的症狀,一樣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