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代價(2 / 2)

哈金斯的歌聲再次響起在了僧侶的耳邊,隻是這次,托德再也沒有說話。

——————————————

“你是說暮西海港?”哈金斯用鉛筆在地圖上打了一個叉:“每年的開春時分,北方群島的海盜們,會劃著他們的獸皮艇,帶上斧子和火把。渡過迷霧之海,穿過激流海峽,在暮西海港登陸,劫掠每一個視野中的村莊。”

男子以海港為圓心,在地圖上畫了一個半徑大概為十五公裏的圓圈:“海盜們上岸後的攻擊範圍,大概是這麼大。這個距離跑步的話,可以控製在四十五分鍾左右,既可以躲避軍隊的追擊,又能夠及時返回船上。”

將筆放到了桌子上,哈金斯看了眼仔細傾聽的僧侶,摸了摸下巴,不確定的說道:“我認識一個生活在海邊村莊的人,或許從他嘴裏能夠知道更多消息。”

托德點了點頭:“一切情報對我們來說,都是無價之物。我們分頭行動,你來負責聯係知情人,我來準備下一步需要的東西。”

返回了實驗室,托德將必要的材料放入行囊,再和卡琳一起用過了簡單的餐點,便趕往了山腳下的冶煉場。

他吩咐工匠們騰出一個熔爐給自己,再清散爐體周邊所有的人,並在四周搭起厚厚的帷布,遮擋住所有人的視線。

托德親自動手,助手隻有卡琳一人。這次要製作的東西還是玻璃,隻不過上次製作的是光學玻璃,這次製作的是工藝玻璃。

材料相似,流程卻有差異。

前麵的步驟不再贅述,從吹製階段開始說起。

首先,把方形鐵管(用熟鐵捶打而成)伸入高溫的熔爐中,帶出玻璃原料,主要成份為石英砂,但感光材料不需要添加。將原料在紅色陶土粉裏揉兩下,先上色。再將上了色的原料拉長成棒狀,再彎曲做成把手。

接著,用鐵管取出一團玻璃材料,吹氣使其膨脹。最考驗手工技巧的是接下來的事情,要一邊吹氣一邊用濕巾給玻璃塑形。在這期間,一旦玻璃慢慢冷卻,就需要回爐加溫,再塑形。手藝好的人,一般回爐兩三次就能吹出完美的形狀,生疏之人,可能要反複回爐七八次。

再來,將上了色的玻璃外件與主體相接,高溫熔煉。

最後,放入降溫處,晾製一天即可。

步驟聽起來很簡單,但中間考驗工匠手藝的環節,既多又雜,稍不注意,就會前功盡棄。

本來這種事情讓工匠們代勞,是最好的選擇,但托德有心保護這一技術,並沒有讓工匠和學徒參與其中。

後果就是,他吹製而成的玻璃製品東倒西歪,坑坑窪窪;幸好卡琳在這方麵要比他強出太多,做出的成品有模有樣。

如果不是托德緊急叫停,吹玻璃吹上興頭的女孩甚至能做上整整一天。

看著所有的玻璃火胚放入通風箱,托德反複向負責看守的小傑瑞強調,不許任何人接近這裏。

同時,哈金斯也帶著暮西海港的消息返回了。

https://8./book/42411/25952726.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