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德又說道:“從明日起,我將教授你們,如何獲利於天父的賜福。你們必須心存虔誠,不能有半分雜念,更不能將它外傳至他人。接下來,請和我一起大聲念出守諾的誓言。”
所謂誓言,無外乎保守秘密,不得外傳,如果破誓,永入煉獄一類的話。
這些話放在前世的網絡上,估計有些人一天說的次數比喝水還多。但在中世紀,卻是人一生中不可違背的底線。
第二天清早,托德首先找來了哈金斯,給了他『互助金』中的30銀月,讓他盡量隱蔽的去采購月季花,購買健康的尚未開花的植株,種類越多越好,要求沒有枝節瘤,沒有根莖疤痕。
對方雖然接受了任務,但看上去欲言又止。在托德的一再催問下,男子隻是說了一句話。
『如果缺錢的話,可以盡管和我說。』
托德心中一暖,他昨天之所以沒有把募資的事情提前告訴哈金斯,就是知道對方一旦得知此事,一定會想方設法的為自己湊夠資金,這並不是他的本意,所以『暮西互助金』的事情之前對他隻字未提。
寬慰了對方幾句,托德接著來到鎮外的農戶草棚,看著早就已經等待在戶外的農夫和農婦們,下達了如下任務:男人們去挖掘一種被稱作『野薔薇』的植物;女人們則留下來,去清空鎮中一個存放幹草的大倉庫。
托德打算用『暮西互助金』的這筆錢,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月季嫁接』。
所謂嫁接,就是將一種或多種植物的枝或者芽,接到其它植物的莖幹上,形成多種植物並存於一個植株上的技術,前者稱為『接穗』、後者稱為『砧木』。簡單點說,就是有法子讓一棵植物身上,長著其它多種植物。
這種技術在前世的中國和羅馬,早在公元五世紀,就已有文獻記載。
但是在歐洲中世紀,一直到1667年,才有人向『英國皇家學會會報』投稿介紹:在佛羅倫薩,有一種橘樹結出的果實很特別,它的一半是檸檬,另一半是橘子,仿佛兩部分嵌合在一起似的。然而,這篇報道問世之後,遭到眾多學者和教授的嘲笑和質疑,有人甚至稱這篇文稿是一次『拙劣而乏味的騙局』。以至於英國皇家學會在之後的會報中,不得不對此篇文章發表了免責聲明。
而在這個異世界,『嫁接』這種技術不要說出現,就連這個概念,托德在拉丁文和通用文中,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詞彙去匹配。
月季這種花卉,種類繁多、成活率高、觀賞性強、成本低廉,是最好的嫁接『接穗』選擇之一;而野薔薇生長旺盛、抗病性強、複原性好、與月季種係相近等特點,決定了它是月季嫁接的最佳『砧木』。
到了傍晚,哈金斯和農夫們各自從戶外返回,前者采購回了三大車月季花,幾乎將附近村鎮的庫存一掃而空;後者則從周邊的樹林附近,挖回了大量的野薔薇植株。
托德則在清空雜物的大倉庫中,鋪上了幹布,升起了火塘,在桌上放好了刀片、木簽、夾子、甲醛溶液、酒精等物品,做好了『嫁接』工作前的一切準備。
https://8./book/42411/25952778.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