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君主論(下)(2 / 2)

托德停頓了一會兒,回憶著曾經閱讀過的曆史文籍:“例如軍人出身的統治者,常常會將執政路線偏向於鬥爭;文學家出身的統治者,則更傾向於文化和影響力;有過從商或生產經驗的統治者,更希望將國家未來方向調整為經濟。我們能夠說任何一個執政者的路線是錯誤的嗎?不,根本沒辦法下結論,隻能說某個人在特定環境下,更加適合這個王國罷了。”

埃摩森看向暮西國王,忽然問道:“那麼,陛下,您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執政官呢?”

聽見對方的問題,托德有了片刻的失神,思索了很久,最終苦笑著說道:“身為國王,我可能更加偏向於科技和研究這條路線。”

埃摩森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您之前在聖西德洛修道院學習過一段日子,想必是這段經曆影響了您。”

“修道院?啊,事實上……算了,這些都不重要。”托德擺擺手,將話題拉回自己的思路:“我的意思是,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是完美的,他們也會有著相應的喜好,但國家的治理需要涉及到眾多領域,政治、經濟、法律、民生、科技、軍事、文化等等,這需要國王擁有絕對理智的情緒和極為寬廣的知識,但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才說,我有必要將部分權力讓渡給臣民,讓他們協助治理這個國家。”

埃摩森思考著托德關於分權的發言,突然提出一個假設:“假如國王是一位賢明的君主,他能夠聽取臣下的意見,並根據意見來修改王國的政策和路線,那麼這樣一來,豈不是就不需要分權了?權力仍然集中在國王身上,臣子們隻要負責建議和執行就行了。”

托德點頭道:“您說的這的確是一個辦法。在曆史上,的確會有一些賢明的君主,他們有大局觀,懂得兼聽則明、偏信則暗的道理,王國在他們手中,也的確蒸蒸日上、越發強大……但您思考過一個問題嗎?這些賢王終究會死去,他們的兒子將繼承這個王國,誰又能保證這個繼承人是一位賢主呢?好吧,假設他的兒子也是個好國王,那麼他的孫子呢?”

埃摩森坐在椅子上,徹底呆住了。

托德回想起無數帝國的衰亡,用著無盡感慨的語氣說道:“興起一個王國,或許需要數十代人的努力,但摧毀一個帝國,僅僅隻需要一位昏君就夠了。”

『興起一個王國,或許需要數十代人的努力,但摧毀一個帝國,僅僅隻需要一位昏君就夠了』

埃摩森重複了一遍暮西國王的話,腦中想到的卻是銀環王國數百年的風雨飄搖,想起那分崩瓦解的信仰、任人宰割的人民、付之一炬的城市,頓時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坎伯蘭有點慌,他不清楚老友突然的悲傷從何而來,嘴中勸說道:“埃摩森,有些太複雜的事情我不懂。但我唯一知道的是,我們的國王是一位賢明的君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埃摩森用袖子抹了抹臉,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陛下或許真的是古往今來,第一位要求束縛王權的君主。這並不是愚蠢,這實際上是一種從未有過的智慧。”

會談結束,坎伯蘭帶著埃摩森走出了騎士團本部。

後者回頭看了一眼,那陽光下的高大建築,從懷中掏出一個酒瓶,反手扔進了草叢,伯爵自言自語道:“就用我這老朽的身體,再賭上一把。跟著他一路走下去試試看,是否真的能夠將暮西建立為一個不落的帝國!”

https://8./book/42411/25952916.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