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官員選拔的方式(2 / 2)

埃摩森歎口氣,一時之間也沒了言語。

“有什麼辦法既可以選拔人才,又可以平衡王權和民權呢?”

托德用手指的關節敲著桌麵,靜靜思索起來,腦中靈光一閃:“不如,我們來考試吧?”

“考試?!”

埃摩森呆住了。

稍後他用著不確定的語氣,對托德說道:“陛下,您說的是像學院裏那樣的考試嗎?就像教授為了考察學生功課,利用試卷進行的考試?!”

托德在心中對照了一番,點頭認可了對方的說法。

埃摩森拚命搖起頭來:“這不合常理,這不合常理!居然用一張紙來決定官員的取舍,這簡直就是在拿王國的命運開玩笑!天底下怎麼會有這麼瘋狂的主意?!”

托德沒著急反駁對方,腦中回想起前世看到的一篇關於『科舉製』的科普文章。

中國古代的科舉製始於唐朝,終結於清朝,經曆了1300多年的曆史。

而前世的西方,在16世紀中葉的時候,才有修道士通過遊記的方式,將科舉製傳入歐洲。

科舉製這一發現,對當時16世紀末的西方封建等級社會是一大震驚,同時也在那之後的三百年間,對西方的文官製度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埃摩森,想想吧。隻有那些飽學博聞的人,才能通過王國的考試,才能成為官吏,參與管理政府事務。任何一個人,無論家世是否顯赫,無論財富是否充盈,在學識上的努力,都可以使他進入社會上層,這本身難道不就意味著一種平等與競爭的健康機製嗎?這難道不是分權於民、避免派係矛盾的最好方法嗎?!”

老人低下頭,細細思考了很久,最後抬頭說道:“好像……也不算是壞事……”

托德繼續分析著暮西城中進行官員選拔考試的可行性:“首先,由於戲劇和小說的盛行,城中的識字率並不低;其次,學者的聚集也給考試提供了最佳的人選;再次,印刷機的發明使得試卷成本下降,將大規模考試變成了現實;最後,王國的大多數職務基本都屬於空缺狀態。”

埃摩森抬起頭問道:“還有一個問題,試卷誰來出?”

托德摸了摸鼻梁:“我自己來吧,這種事情讓其他人代筆,終究還是不合適。”

埃摩森點點頭。

的確,除了國王以外的任何一人,要承擔起製作考題的重任,都會引來其他派係的質疑和反對。

“還有件事,這麼多缺人的職務,需要不同種的試卷來進行官員選拔,同時製作這麼多試卷,會不會對陛下的壓力太大?”

托德擺擺手,笑著解釋道:“剛開始的官員考試,可以先從一個職務起步,如果發現可行的話,再推廣開來,這種方法又稱作為試點。”

埃摩森看向國王,感歎了一句:“陛下,有時候我真的看不清您。說您愚鈍吧,您的智慧有時候真是無人可及;說您睿智吧,我聽別人說起您過去的一些行為,真是……真是天馬行空……”

托德苦笑著回應道:“人總是在不斷進步的。”

https://8./book/42411/25952923.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