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瑾歡倒是不曾想過,玄瀧說的“改日”,竟會來得這麼快。
自他們入京,家中已來了幾撥人。穆霖乃開國元老,辭官歸家隻之後又被皇帝一紙詔書宣回來,這在黎國乃是頭一遭。此事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一時間各路人馬爭相拜訪,巴結的有,來查探底細的有,也有些是穆霖以往的門生。
這一日穆霖不過剛從朝堂回來,還在房中換衣服,便有小廝來報,大皇子來了。
其時穆瑾歡正在房中看書,聽聞外麵的動靜,愣了一愣。她腦中立刻浮現出那個穿淡紫色錦袍的身影來,笑容溫暖,待人溫和有禮。
穆瑾歡放下書卷,跟著穆霖去了前麵。
兩人一進前廳,玄瀧便起身拱手道:“穆相。”
以他的身份本不該如此,穆霖連聲道“不敢不敢”,兩人寒暄了幾句,這才各自落了座。
穆瑾歡在玄瀧的對麵坐下,玄瀧的視線與她對上,衝她笑了一笑。
穆瑾歡回了一個笑容,隨即端端正正坐著聽兩人的對話。
穆霖卻道:“大皇子莫見怪,瑾歡自小跟在我身旁的,不同於普通女子,我向來不避著她什麼。”
玄瀧自然沒有什麼意見。穆瑾歡卻上了心。
她還未同爺爺提過玄瀧此人,但她記得,上次玄洺來府上時,自己是堂堂正正坐在爺爺身旁的,那時爺爺可並沒有解釋什麼。莫非……爺爺也看重這個大皇子?
她不動聲色地聽兩人說著黎國目前的形勢,一番話下來,穆瑾歡敏感地察覺到,爺爺麵上帶了笑意,看向玄瀧的眼神也帶了幾分讚賞。誠然,麵前這個大皇子無論從氣質還是談吐都比玄洺好了不知多少。玄洺此人性格太過急躁,耳根子又軟,因此難以成大事。而玄瀧給人的感覺,雖為皇子,卻沒有絲毫架子。但他本人給人的印象,又讓人不自覺就帶了些尊敬。
她莫名想到了蓮花。
出淤泥而不染,聖潔高雅,不正是如此?
他們此刻正談論到最近饑荒的事情,玄瀧談了幾句自己的看法,穆霖卻忽然話鋒一轉,道:“瑾歡,你怎麼看?”
穆瑾歡瞬間回神,前些年黎國曾有過一次饑荒,便是在十五的故鄉,懷陽一帶。她不大記得是怎麼平息的了,但如今宿安一帶的這場饑荒,她卻是有所耳聞的。皇上即位以來,因性情殘暴,弄得黎國民怨四起,因此才有了刺殺的禍事。
她微微沉吟,道:“我聽聞,宿安一帶已有不少災民往上京湧來,收成不好雖是天災,但徭役過重,也是逼得民眾遷徙的原因之一。”她說著看了一眼玄瀧,他畢竟是皇室中人,她這麼直接地在他麵前評論時事,雖為試探,卻也冒著極大的風險。
玄瀧麵上有溫潤的笑意,道:“穆姑娘,請繼續。”
她便說了下去。
“民眾流離失所,即便遷往別處,也難以解決根本問題,反倒增加了其他地方的負擔。依我看,若是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朝廷需要大力賑災,同時免除饑荒之地的徭役,全力支持民眾自力更生,熬過兩三年,情況便能大大改善。而朝廷代表的是皇上,朝廷行事如此,皇上自然民心歸順,這也有助於黎國的安定。”
廳中一時安靜,玄瀧目光灼灼地看著她,他眼中的欣賞太過坦蕩,穆瑾歡竟被他看得微微不自在起來。
穆霖爽朗一笑,道:“朝廷賑災,撥的款項往往到了地方已所剩無幾,真正能用於災情的少得可憐,這又該如何是好?”
以往在家中時,爺爺便時常喜歡從各種刁鑽的角度考她。穆瑾歡來了興致,想了一想,道:“賑災款項撥到地方時所剩無幾,乃是因為中間經過的人手太多。一級一級分配下去,難免有所遺漏。我認為,賑災之事非比尋常,可以跳過尋常關節,派專人運送款項及物資,必要時候,沒經過一處便登記在所經之人名下,並一一上報至朝廷,如此可最大程度避免貪汙之事。”
穆霖捋著胡須,眼中的讚賞顯而易見。
玄瀧道:“穆姑娘果真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穆姑娘此般看法,若為男兒身,通過殿試也不是難事。妙,真是妙!”
穆霖道:“大皇子莫怪,我這孫女,自小便被我當男孩子養著,在家中時時常與我論道慣了,若有言語不當之處,還望大皇子海涵。”
“哪裏哪裏!”玄瀧與穆霖越說越起勁,竟有相見恨晚之意。
穆瑾歡臉上仍有些發燙,方才她一時興起,隻顧著直抒胸臆,竟忘了麵前還坐著一個儲位候選人。爺爺對這個大皇子顯然是極讚賞的,否則也不會同他說了這麼多,可爺爺方才的舉動又是什麼意思呢?黎國民風雖不保守,可男主外女主內也是傳統,向來是沒有女子論政一事的。以往在家中,隻有兩人時也便罷了,何以在大皇子麵前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