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掃落葉,楓葉落紛紛。值此梧桐院一年最美之際。大華皇後吳秀芳卻無心欣賞這美麗景色。就在剛剛她才知道,深深印在自己心中的人兒又一次偷偷跑岀宮去。
“和總管,為何這一次皇上沒有帶上你,是不是你哪裏惹皇上不快?”一身金黃色麗服的吳皇後輕輕放下手中那負心之人留下哄人鬼話的書信悠悠開口。
“皇後娘娘,老奴哪敢衝撞皇上啊!隻是以往皇上將老奴帶在身邊,每每遇見那心思機靈之人,便已慧眼識得皇上九五之尊,為此皇上沒少責怪老奴。這次皇上所性便將老奴留了下來。不過娘娘放心,此次皇上微服帶了蘇秦那老貨,定不讓那宵之徒衝撞了皇上。”聽得吳皇後話中的不滿,一個身材圓滾的滿臉無害的老太監臉上堆滿了討好的笑,忙不跌跪了下來,急口辨解道。吳皇後聽了這令內庭外臣聞風喪膽的笑麵虎和忠唐那近乎饞媚的話,卻一點也不留情麵,似笑非笑的又出了一句令和忠唐偷偷抹了一把額上冷汗的話。
“怎是蘇秦那老實人呢,皇上悶在宮中,好不容易出了趟宮門,理該好好散散心,順道找幾個紅顏知己,哀家也就多了幾個姐妹不是。”
外人眼中無限風光的和忠唐和總管此時心中卻是有苦難言。如今的大華皇帝趙無良是一個生的風流種子,自打其記事起,就極會哄女人家開心。不其身份地位,和那如明月般的樣貌,光那一口舌燦蓮花,又哪是打便被送入宮中的良家閨女們能扺擋得了的。好在那時他還年幼皆著有先帝管著,也不敢做出什麼出格之事。自打太上皇和皇太後雙雙隱世,趙無良登基後其風流韻世便一發不可收拾。臣子們沒辦法,聽大華四大家族之一的吳家家主吳傲有一女,巾幗不讓須眉,至便跟隨其祖父習武,後又師從下第一道雲清道人。其仙之貌令各路青年俊傑們紛紛心向往之,而又卻步於其之彪悍。便將她召進宮來,妄想著武功功強的吳秀芳能治治皇上的風流病。哪想到一物降一物,自打吳秀芳入宮之後對趙無良那是極其喜愛,到後麵竟是一味的迎合與寵愛趙無良,趙無良認為其是一極賢良淑德的可人兒,便封她為後宮之主。大臣們見事與願違,腸子都悔青。有心進言,奈何木已成舟,不敢得罪於吳家,又見吳皇後將氣焰囂張的內侍總管和忠唐治得規矩了不少,便也就無暇計較吳皇後的出身。隻是讓大臣們吐血的是,大華皇帝趙無良真不枉太上皇給他取名無良。自打吳皇後,進宮之日起,趙無良心中的如意算盤便嘩嘩打響,循序漸進的將吳秀芳培養成其代言人,很多大事事都會故意去請教於吳秀芳。爾後又假借身體不適讓其暫理政務。等大臣們發現不對勁的時候,已經是趙無良第三次離開皇城微服私訪。好在吳秀芳在處理政事上確有賦,對趙無良及大華又無二心,大臣們也就不多發難了。
然而這邊吳秀芳聽話了,那邊趙無良卻仍舊是本性難移,每次回宮都會帶回一兩個,用他的話是其前世的情人的可人兒,而且每次都怪在和忠唐身上。本來吳秀芳也不是一個善妒之人,本身對趙無良性情極了解,又對其盲目寵愛,加上趙無良寬慰其心的甜言密語。吳秀芳心中也就接受了趙無良從外麵帶回來的各色女子。然而上一次皇上微服私訪帶回來的那名女子,卻讓吳秀芳心中對和忠唐起了不滿之心,情人眼裏岀西施的吳皇後當然舍不得怪罪趙無良,惟有將火發在和忠唐身上。
極會察言觀色的和忠唐心中不禁苦笑又無奈。皇後娘娘這是新帳舊帳一起算啊!也是,以往皇上帶回來的女人,如今的妃子們哪一個不是極體麵的,哪一個不是對皇上盡心侍候的。也就惟有上一次皇上帶回來的歐陽姑娘對皇上是一幅冷冰冰的,可是和忠唐心中清楚這歐陽姑娘可是皇上強行逼迫的啊!皇上此次私訪不帶上自己還不是為了讓自己將那位看住嘛!唉!外人眼中自己是子近臣,無限風光,哪知道侍候這兩位的苦啊!一個是武功在灑家之上,讓灑家不敢有所不滿。另一個就更可怕了,大臣們眼中沉迷酒色,無心江山社稷的皇上,其實才是一個真真切切的笑麵……心中明鏡似的,自己對他那是真不敢有二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