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河豚的頭部下刀,剮去皮和內髒,然後細細的剔下兩側的整條魚肉。
“老大,和麵是用冷水,還是熱水?”五眼捧著一個大木盆,問道。
“我要做的是煎餃,用溫水吧。”劉芒應了一聲,然後拿出兩把快刀,將魚肉細細的剁成魚蓉。
豚眼和豚籽劉芒留下了,他從放置工具的桌上取過一個搗蒜用的缽,搗成漿液,然後用濾紙仔細的過濾掉殘渣,隻留下汁液備用。
這次的‘魚生餃子’劉芒套用了‘紅燒江豚’的做法,還是用毒蘑菇來進行調和,不同的是,這次他將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呈現,以便更符合東瀛人的口味。
毒蘑菇是劉芒剛才背著人從空間裏取出的,一起取出的還有小半瓶猴兒酒。
這段時間劉芒發現,猴兒酒不止好喝,裏麵暗含的果香還能去除肉類和魚類的腥味,比料酒和黃酒更好用。
蘑菇切碎,加入一點猴兒酒、鹽、胡椒粉、混入豚肉和剛才濾好的汁液,放置在一個小盆內,用手朝一個方向不斷的攪動。
攪拌了大概十來分鍾後,餃子的內餡就和好了,隻等五眼的麵團揉好,就可以開始包製了。
“咦,他是準備做魚頭嗎?”趁著空擋,劉芒往對麵一瞧。
發現福田英夫正吃力的抱著一個魚頭,放置在烤盤裏,而他的助手則將一個盆裏調好的汁液,不停的塗抹上去。
烤盤裏的魚頭碩大無比,至少有二三十斤重,擺在烤盤裏像是一座小山。
“烤製金槍魚頭?有點意思。”
來東瀛很多天了,劉芒也和井田懷樹、金本兼次郎等大師討論過東瀛料理。
所以他知道,東瀛人不愛吃魚頭,大多都是拿來煲製清湯用來入菜,像福田英夫這種將整個魚頭拿來烤製的方法非常少見。
“劉芒君,你是準備製作餃子嗎?”山野八郎走了過來。
“沒錯。”劉芒點點頭。
“您可以放慢一點速度,因為福田君的菜品還需要一點時間。”
“憑啥勒!”正在揉搓麵團的五眼斜起眼睛:“難道我們還要等他?”
“呃,這個嘛。”山野八郎幹笑一聲:“這也是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如果一前一後的拿給路人品嚐,也就沒法分出優劣了。”
“沒問題。”劉芒想了想,同意了。
山野八郎這點說的沒錯,如果自己的餃子先做出來,放置一段時間的話,確實會影響口感,最好的辦法是掌握好時間,讓兩人的菜品一起出爐。
“小五,你將麵揉好後,醒發一會,我們等會再包餃子。”劉芒吩咐道。
“明白。”五眼點點頭,將和好的麵團放置在盆中,接著搭上一塊濕毛巾。
既然時間足夠,劉芒幾人索性走到福田英夫做菜的地方,觀看起來。
看到劉芒過來了,正在處理一條大魚的福田英夫鼻孔朝天,冷冷的哼了一聲。
他麵前的案板上放著一條還在猶自掙紮的大魚,福田英夫用毛巾裹著魚頭用手按住,然後捏起一把鋒利的長刀,迅速的剖開魚腹。
這條大魚體型碩大,大概有十幾公斤重,肚子圓鼓鼓的,身上布滿了細細點點的斑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