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采參(中)(1 / 2)

當然,野生人參年頭的鑒別,也不全是依靠葉子來做依據。

因為野生人參的葉子是輪回生長的,從一品葉生長。從一長到六,然後再回到一品葉重新從開始。

所以依靠單純葉子來鑒別其年頭是比較難的,也不準確。更不會出現在售賣野山參的時候,看幾品葉來定價。

不過還有一種情況非常特殊,那就是人參的生長環境極好,那麼葉片就不會凋零,而是會一直生長下去。

從一品一直到六品,接著再到七品、八品,乃至九品。

一般來說,市麵上的野生人參,能有四品葉就非常不錯了,五品算是精品,六品則是罕見的寶貝。目前國內發現過最大的參王也才七品葉,那已是絕世奇珍。

至於七品往上,八品到九品,這種級別的野山參隻存在於傳說中,根本沒有人看到過。

“暫時先不挖吧,這座山穀應該還有更好的。”劉芒想了想,還是決定先尋找一下,將這個山穀走遍再說。

山穀的樹木很高,遮蔽了頭頂的大部分陽光,所以林中的光線有些昏暗。

劉芒走在林間,不時有一些灰底紅羽的鳥兒從他頭頂上飛過,發出‘汪剛哥、麗姑’的叫聲。

“難怪這座山穀盛產人參,原來棲息著那麼多的人參鳥啊。”

人參鳥又叫棒槌鳥,以人參籽為食,每當人參籽紅了的時候,就互相呼喚著尋食物。

它是采挖人參的向導,哪有人參,哪裏就一定有這種鳥。

東北長白山地區有首民謠:要想挖參寶,得找棒槌鳥!

“五品葉!”在林子中走了一會,劉芒又發現一株。細細一數,這株人參上長了五片小小的葉子,宛如小孩的巴掌一般。

“不錯,這一株人參市麵上的價格在幾十萬左右,如果品相好,上百萬也不稀奇了。”劉芒蹲下身來,從空間取出一根紅繩子係在人參的根部。

采人參是非常有講究的,其中所用的工具和門道,如果不是專業的采參人,很難弄得清楚。

比如說進入林區後要十分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每人拿著一根木棍要叫索寶棍,平常是護身手杖,關鍵時候用木棍敲打大樹,用敲打大樹發出的巨響來確定同伴的距離。

遇到蛇不能叫蛇,要叫錢串子,而且不許隨便傷害它。每人還要備一套棒槌鎖、棒槌針。

棒槌鎖就是用一根紅絨線把兩個古代銅錢栓好,發現人參後,一手捏住人參苗葉,放開喉嚨喊:“棒槌……”“什麼貨……”“四品葉……”

有問有答,一呼百應,凡是聽到的人都要一起唱和,這就是喊山的由來。

還有,挖取人參的工具也很特別,一般都是用自製的鹿角簽子,一點一點刨開人參根部的泥土。有時候一株大參甚至要挖上一天一夜。

挖人參的過程之繁瑣和精細,毫不亞於考古學家挖取文物。因為要是不小心挖斷了人參細碎的根須,破壞了品相,整株人參的價值就要大打折扣。

當然,劉芒現在是獨自一人,並且他有廚神空間的幫助,過程當然不用那麼複雜。不過必要的程序還是要走一遍的,這是對古老習俗的一種尊重,也是對大自然的一種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