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兩種粉(下)(1 / 2)

劉芒依法炮製下了幾碗,送到戴季禮他們的麵前。

“嗯,劉芒師傅果然厲害!這碗粉明顯比剛才那碗要好吃得多!”林彤嚐了一口,頓時發出驚喜的叫聲。

涼粉的滑、花生米的脆、芝麻的香、青蔥的辛辣……這幾種味道在口腔中彼此交融,讓舌頭都微微顫抖起來。

“很難想象,這碗涼粉隻放了很普通的幾味佐料!”王瀾也讚道。

“真是舒服啊!”戴季禮幾口就將涼粉扒拉下肚,仿佛喉嚨裏有一隻無形的手在拉扯一般。

“雖然我也想嚐嚐,但現在還是該給我們的選手打分了。”蔣文說道。

“行,我們開始打分吧。”王瀾依依不舍的放下碗筷,拿起話筒:“我打五分,三分給這碗粉的創新,兩分給粉的味道和外觀。”

“我也打五分,希望小夥子以後能再接再厲,做出更好的菜品來。”戴季禮舉起牌子。

“同樣是五分。我很欣賞丁先生的創新精神,相信他經過劉芒師傅的指導,以後做出的涼粉能更加的好吃。”林彤也說道。

“謝謝各位評委老師。”丁一權對三位評委們打出的分數很是滿意。

畢竟這個分數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期了,他目光殷切的看向劉芒,希望劉芒能再說點什麼。

“呃……好好加油吧。”劉芒淡淡一笑:“廚藝之道除了不拘泥於形式外,基本功也很重要。哪怕是下一碗普普通通的米粉,也要弄清楚食材和調料之間的搭配,一點也馬虎不得。”

“嗯,我會努力的!”丁一權鄭重的點點頭:“我一定會做出更好吃的涼粉。”

劉芒回到座位,喝了一口水漱漱口,等了一會後,看著舞台上另一邊的中年婦人做起藕粉來。

相比丁一權幾分鍾就能出鍋的涼粉,那位方阿姨所做的藕粉明顯就要複雜很多。

雖然藕粉名字中有個粉字,但和瀟湘人常吃的米粉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食品。

它正確的叫法應該是蜜汁藕,一種源自蘇杭地區的傳統小吃。

方阿姨把胖乎乎,兩端不漏孔的蓮藕,洗淨刮去外皮。然後將早已浸泡好,拌上紅棗丁和桂花糖的糯米,從切開的一端灌入藕孔,一邊灌一邊用筷子壓實。

這項準備工作很繁瑣,也很考驗人的耐心。不過阿姨的手腳很快,動作也很麻利,看得出來,她製作這個藕粉已經很久很久了。

等到糯米塞好後,接著將切下來的蓋子原樣蓋回去,用牙簽固定住,前期的工作就完成了。

剛才劉芒教丁一權下涼粉的時候,方阿姨一直在忙碌。等到評委們都嚐完涼粉,她的藕粉才開始上灶燉製。

灌好的藕放入壓力鍋中,加水沒過。接著方阿姨加入紅糖和冰糖,又加入少量的蜂蜜。最後嚐了嚐味道,這才蓋上蓋子。

“阿姨,您這個藕要燉製多久啊?”蔣文問道。

“一般要用慢火燉製五六個小時,這樣藕才能燉爛,味道才能進去。可現在趕時間,用壓力鍋就快一點,40分鍾就可以了。”方阿姨接過魏濤遞過的手絹,擦了擦額上的汗珠。

“阿姨,平時做那麼多藕,一定很辛苦吧。”魏濤問道。

“不辛苦!不辛苦!”方阿姨擺了擺手:“生活哪有不辛苦的哦,不辛苦又怎麼能掙到錢哦。”

“阿姨,我看您這個藕粉江東地區都很少有人賣,您是從哪裏學的呢?”林彤又問道。

“我是蘇杭人,年輕的時候才嫁到江東,我的姆媽會做蜜汁藕,我是從她那學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