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行權係緊腰間的圍裙,來到舞台上做菜的區域,然後從一個大箱子中取出自己的工具和所帶的食材。
“紅樓夢我看過七八遍,對裏麵的菜品可是記得清清楚楚,這道‘雞髓筍’在書中隻有寥寥的一句話記載吧。不知道桂行權和他師父,是怎麼將菜譜研究出來的。”戴季禮很是不解。
“紅樓夢關於這道菜品的原文我也記得,原文應該是這樣的——鴛鴦說道,這兩樣看不出是什麼東西來,大老爺送來的。一碗是雞髓筍,是外頭老爺送上的。”林彤回憶了一下:“我有些懷疑,書中隻是個菜名,那該如何做菜啊?”
“所以說想要複製紅樓菜沒那麼簡單呢。”王瀾捋了捋下巴的胡須:“除了翻閱紅樓夢外,還要考據當時的菜譜和書籍,確認這道‘雞髓筍’有沒有別名,用了什麼食材,又是什麼做法。這可是一個相當大的工程啊。”
“嗯,有道理。”戴季禮和林彤點了點頭。
桂行權將自己的東西擺放在案板上,先不急著動手製作,而是解說起來。
“各位,曹雪芹把劉姥姥初進大觀園,被賈母和眾小姐拿“茄鯗”開涮的事交代的清清楚楚,而“雞髓筍”卻沒有多著筆墨。當下,大凡一些酒店烹製“紅樓宴”,少不了一道“雞髓筍”,但該菜的製作者們大多望文生義,搞複雜不說,有的甚至把雞腿骨裏的骨髓弄出來裝盤,簡直貽笑大方。”
“嗯,我也認為不對,我以前猜想過,這道‘雞髓筍’應該是清代人對一種竹筍的叫法,而不是烹飪的做法。”劉芒點點頭,表示讚同。
劉芒這句話,應該是說到了‘雞髓筍’的真正含義,讓台上的桂行權明顯吃了一驚。
“沒……沒錯。雞髓筍確實是一種竹筍的稱呼。我的師父翻閱了大量的書籍,又請教了不少知名的紅學專家,最後才從宋代讚林大師所著的《筍譜》中找到了答案。紅樓中賈府所用的筍,是出自浙省天目山的嫩竹筍。”
“你師父真是有大毅力者!換做是我,斷然不會在幾道菜上耗費那麼多年的光陰。”劉芒很是感慨。
“桂行權師傅,這道‘雞髓筍’真的要用雞骨頭中的骨髓來烹製嗎?”林彤忍不住好奇的問道。
“當然不是了。”桂行權搖了搖頭:“保持竹筍最原本的鮮味,也是竹筍料理的最佳方式。敲骨吸髓過於繁複,雞骨髓的作用隻是炫技,於味道的幫助已經不大了。”
“那你準備怎麼做呢?”王瀾也問道。
“我準備用雞湯,用雞骨煲製出來的雞湯來襯出鮮筍的原味。”
桂行權說完,抱起案板上的一個紅泥小罐子,走到灶台前:“這是我一早煲製的雞湯,不用雞肉,全用剔下來的雞骨架。雞骨也經過特別的挑選,隻用三年左右的散養老母雞。用這種雞骨煲出來的湯鮮美異常,和鮮筍一起料理,才是絕配。”
桂行權扭開灶台上的火,將瓦罐放在上麵加熱。接著又取過幾根殼上仿佛還帶著露珠的鮮筍剝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