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剝去皮的魚肉去除主刺和細刺,劉芒將其細細的剁成魚泥。
胡蘿卜、西芹、洋蔥同樣剁成碎,加入魚泥中。蔬菜不但能讓魚泥的口感更豐富,也平衡了肉類和蔬菜間的營養。
放入鹽、黑胡椒調味,接著加入蛋清、麵粉反複摔打。
這裏沒有薑蔥等東西去腥,更沒有料酒和花雕。劉芒隻有在冰箱中找了一點威士忌來代替,不過效果還算不錯。
摔打過後的魚泥彈性十足,十分粘稠。帶著一股魚肉的甜腥味。
“需要幫忙嗎?帥哥?”瓊斯手裏捏著一根青翠的小黃瓜,走過來問道。
“不用,有若男幫我就行了。”劉芒淡淡一笑。
“你們中國有句成語叫什麼來著?”瓊斯將黃瓜送到嘴邊咬了一口,思索了一下:“夫唱婦隨,對嗎?”
“瓊斯小姐,你的中文真不錯,是在哪裏學的?”劉芒一邊將一條花鰱去骨,一邊問道。
“就在學校啊,請了一個中文老師教了我一年。”
“一年時間?那未免也太快了吧。”劉芒有些不信。
“劉芒,瓊斯可是個語言天才,她不止會中文,還會英語、德語、法語、和意大利語。”李若男笑道。
“這麼多門?那可真了不起。”
“這些東西都要丟掉嗎?我來幫你們吧。”瓊斯看到桌上的魚皮,便帶上塑膠手套,問道。
“不用,這些魚皮等會都要用到的。”李若男回道。
“你們中國人真是有趣,簡直什麼都不浪費。”瓊斯笑了起來:“我去中國的時候,居然發現連禽類的爪子也有人吃。”
“你是指雞爪和鴨掌啊?處理得當的話,那還真是一道美味。”
“真的嗎?有機會我一定試試。”
準備好的魚泥一部分填入魚皮,另一部分劉芒用它來搓成一個個小丸子。然後下鍋用熱水汆燙。汆燙好後放入冷水中晾涼,用古維家裏燒烤用的鐵簽穿起來。
穿的方法也很特別,沿襲了美國人的習慣。每穿一顆魚丸,中間還穿上一點洋蔥塊來綜合口感。
“芒!這是準備燒烤嗎?”古維問道。
“是的。”
“那正好,我冰箱裏有不錯的德國啤酒,我們可以一起喝點。”
三條一尺多長,填入餡料的草魚,三十串鰱魚丸烤串,等這些都準備好,劉芒就開始烤製了。
古維家的烤箱,是那種燒炭的美式圓形烤架。聽到劉芒要燒烤,古維已經將烤架中的炭火點起來了。
“這是辣椒醬嗎?”燒烤之前,劉芒接著在古維的冰箱中尋找起來,讓他找到了一瓶美式的醬料。
“嗯,酸酸甜甜的,有微微辣感。”劉芒滴了一點在指尖,放到嘴裏吮了吮。
“古維先生,烤架下的火不要太大了,這不是牛排,不需要猛火的灼燒。”看到古維生怕火不夠大,正準備往烤架中倒木炭後,劉芒說道。
“ok!”
先在烤架上刷上一層油,接著劉芒將包著餡料的魚放了上去。
“芒,這是上次我吃的那種沒有骨頭的魚嗎?”古維問道。
“差不多吧,但是今天這條魚的做法沒有那麼複雜,隻將魚皮剝下,再重新填好餡料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