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的一家錄影棚內燈火通明,各種攝像、化妝、燈光忙忙碌碌。
“這身衣服是不是有點緊啊?”劉芒看著自己身上這件勒緊褲腰的收身廚師服,問道。
“剛剛好,反正你身材又不錯!”李若男將劉芒領口的紅色圍巾理了理,說道。
過幾天就是魚糕麵向全美國售賣的日子。於是瓊斯找到一個著名的節目製作團隊,特意來到費城,準備拍攝一檔節目,專門教美國人怎麼烹飪魚糕,也順便提前為售賣預熱一下。
“劉芒先生,你準備好了嗎?”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小個子男人跑過來問道。
這個男人叫博格森,是負責這次節目錄製的導演。
“嗯,我準備好了。”劉芒點點頭,回道。
“所有人就位,準備開始錄製。”博格森喊了一聲。
為了配合這次拍攝,瓊斯還特意找來了美國一個著名的華裔女主持人,一起和劉芒錄製這次節目。
“劉芒先生,你好!”
華裔女主持人名叫江婉清,是台灣籍,所以說中文的時候帶著嗲音。
“晚上好!江小姐!”劉芒問好示意道。
“劉芒先生是中國的廚神,那麼您能給我們講一下這種魚糕由來嗎?”
“好的。”劉芒點點頭:“相傳中國古代的一位皇帝——舜,帶著他的兩位妃子女英和娥皇,巡視他自己的領地時,路過了中國的江陵一帶,娥皇困頓成疾,喉嚨腫痛,想吃魚而怕刺,於是女英在當地一漁民的指導下,融入自己的廚藝,為娥皇製成魚糕。娥皇吃了之後,迅速康複。舜帝聽到,大加讚賞。魚糕從此在荊楚一帶廣為流傳。而在春秋戰國時,紀南城南門外有一“百合鮮魚莊”,楚莊王某日郊遊遊此魚莊偶然的吃到,十分的喜愛,便被引為楚宮庭頭道菜。直到清朝,仍出現在宮廷菜中,據說乾隆嚐過荊州花糕後脫口而詠:食魚不見魚,可人百合糕。”
劉芒的這一段講解並不是胡編亂造,而是在中國民間有記載的,隻不過經過了導演組的再次加工罷了。
“也就是說,這種美味的食物,在中國古代是隻有帝王才能享用的囉?”江婉清瞄了一眼工作人員舉起的提詞器,問道。
“是的!因為這種魚糕的製作非常複雜和講究,十分考驗製作者的烹飪水平,所以在以前一般也隻有皇帝能享用。但現在技術進步了,食材也比以前豐富太多,於是這種魚糕早就走入了尋常百姓的家中,變成了一種大眾都可以享用的美味。”
“那劉芒師傅,現在我們手中的這罐魚糕,隻是半成品對嗎?”江婉清指著一罐,已經被節目組打來的魚糕說道。
“可以說是半成品,但它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說完,劉芒將魚糕從罐頭中倒出來,拿過刀片下一塊送到江婉清的嘴邊:“你嚐嚐看,看味道怎麼樣?”
“嗯……好滑好嫩啊!”江婉清捂著嘴:“還非常的有彈性,比午餐肉罐頭要美味無數倍,難怪會受到那麼多的明星和富豪們追捧呢。”
“其實,這隻是魚糕最簡單的一種吃法。在中國,用這種魚糕製作出來的菜品已經衍生了上百個品種,並且每一個品種都有它獨特的風味。”
“真的嗎?也就是說,隻要你有想象力,那麼它可以搭配各種各樣的佐料和輔料,變成非常百搭的食材囉?”
“沒錯!不止是中國的烹飪,各種西式的烹飪方法,同樣也能將它烹飪成非常美味的菜品。”
“那劉芒先生,您趕快來給大家演示一下吧。”
“好的。”劉芒走到被燈光照射下的案板前,拿起一把小巧的西式主廚刀。
本來劉芒是想帶自己的工具來的,結果博格森說這檔節目主要的觀眾是美國人,怕用中國的烹飪工具會讓這些觀眾老爺們發懵,再三勸說下,隻有作罷。
先將魚糕切成牛排一般的大塊,然後鍋裏加黃油融化,下洋蔥丁中火炒軟加蘑菇碎和白蘭地酒,翻炒8-9分鍾至汁水收幹。稍涼後,加鵝肝醬拌勻,做成餡料。
這種做法並不是中式的烹飪方法,而是來源一道地地道道的西式菜品——惠靈頓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