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回來已經將近一個月了,這一個月時間裏劉芒不是窩在後廚教大家做菜,就是躲在空間裏和小寶一起鋤地種樹,日子過得雖然悠閑,但幾乎就沒有出去過。
沒辦法,自從申遺成功後,劉芒已經徹底變成了一個大名人,走出去都會被人圍觀,簡直讓他煩不勝煩。
“劉芒先生,你好!”今天樓上樓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正是上次在美國時認識的哥倫比亞的製片人——麥克斯。
“歡迎來到中國!”劉芒握住了麥克斯的手:“麥克斯先生,終於等到你了。”
“本來是想過完中國的新年再來找您的,結果拜爾德先生說中國的新年,將會是美食薈萃的一個節日,所以我就提前過來了。”
“嗯,離中國的新年還有一個月,時間倒還很充裕。”
“劉芒先生,這是我們編好的劇本,你看看需不需要修改。”麥克斯從手提包中掏出幾頁訂在一起的紙張,遞到劉芒手裏。
“嗯,我看看。”劉芒接了過來,仔細觀看起來。
“劉芒先生,這兩集的劇本您還滿意嗎?”等了一會,麥克斯看到劉芒一言不發,問道。
“不滿意,非常不滿意。”劉芒搖搖頭,一臉的失望:“麥克斯先生,你恐怕根本不懂我們中國的文化。”
“啊?為什麼?這個劇本都是我們導演組精心準備的,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問題可大了!”劉芒皺起眉頭:“你的第一集寫的是魚翅、第二集寫的是燕窩,有什麼用意嗎?”
“魚翅和燕窩不是你們中國獨有的兩種食物嗎?也是非常名貴的食材啊!我們準備全程拍攝這兩種食材的收集和製作,相信一定會很精彩。”
“恕我直言,麥克斯先生,你之所以將魚翅和燕窩排在這部紀錄片的前麵,是想吸引觀眾的眼球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們自己玩去,不要拉上我。”劉芒有些生氣了。
開什麼玩笑!在這個環境保護越來越達成共識的年代,選取這樣的題材明顯就是在醜化中國,況且魚翅和燕窩根本也代表不了中國美食。
在劉芒一直的觀念裏,真正的中國美食應該是平民化的,屬於大眾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充滿血腥和掠奪。
“劉芒先生,您別生氣,這兩集的劇本隻是導演組的初稿,拍攝的決定權還在我的手上。”麥克斯連忙解釋道。
聽到麥克斯這麼一說,劉芒的臉色才稍稍好看了一點:“這樣吧,麥克斯先生,這段時間我先帶你四處逛逛,了解一下真正的中國美食再進行拍攝。一部優秀的記錄片,它不應該帶著偏見與傲慢,還有向下俯視的姿態。”
“我明白,劉芒先生。”麥克斯點點頭:“這也是我提前來中國的原因。”
第二天……
“劉芒先生,你想帶我去哪?”麥克斯問道。
今天是李若男親自開車,準備帶著劉芒和麥克斯一起在外麵轉轉。
“麥克斯先生,如果你想了解中國的美食,光在酒店品嚐菜品是不夠的。中國的烹飪行業裏有句俗語——七分食材三分工,食材的產出和選擇,是中國廚師的一個基本功。”
“那麼你們廚師都會自己去挑選食材嗎?”坐在後座的安格斯拿出一個小本子,記下劉芒說的話。
“我雖然不會親自去挑選食材,但我會分辨食材的優劣。就好比我們的酒樓,就有專門負責供貨渠道。為了保證食材的新鮮和優質,我們有專門的人員進行嚴苛的檢查。”
劉芒這話說得沒錯,當初樓上樓的開業,離不開李若男四季閣的鼎力支持。而四季閣的食材供應則是通過自己培養供貨商和長期合作來實現的。
這種方式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食材的新鮮和優質,決不是外麵那些小酒樓可以比的。
“就是這裏的。”李若男踩下刹車,車子在一大片農田處停了下來。
這片農田位於兩座小山的山坳處,是一個占地約有幾百畝的小山穀,一條潺潺的小溪從山頂上流下來,灌溉著這片肥沃的土地。
“這地方景色不錯啊!”劉芒走下車來,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