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娘,從這裏割,對!隻要靠近豬腿部分,豬坐臀上的肉。”劉芒指著掛著肉攤上的半扇肥豬,說道。
“老板,你吃得可精了,整扇豬就這塊肉最好,肥瘦相間,最適合用來紅燒和幹蒸了。”
“老板娘,我是廚師嘛。”劉芒笑道。
今天劉芒準備製作‘煠紫蓋’,這道菜裏需要用到蘇式的燜肉,而且必須得用上好的豬坐臀肉製作。
紫蓋本來意思是指帝王座駕上的紫色車蓋,而在中國菜裏則特指大型家畜後臀部位的肉。比如說羊紫蓋、牛紫蓋等。
豬身上這個部位的肉肥瘦相間,為一層肥肉,一層瘦肉夾起,和豬肚皮上的五花肉有明顯的區別。
“從這切夠了嗎?”肉攤老板娘拿著刀比劃了一下。
“嗯,夠了,一切到底就行了。”
“好嘞!”老板娘手腳麻利的從豬身上劃下一長條:“老板,你這是來得早,要來晚了,這塊肉早就被人賣出去了。”
“謝謝了,老板娘。”劉芒接過老板娘包好的肉,將錢遞過去。
“下次你要什麼提前跟我說一聲,我給你留著。”肉攤老板娘接過錢,說道。
“嗯,那太感謝了。”
提著買好的豬坐臀肉回到店鋪,劉芒洗了把手,看了看時間,開始料理了。
蘇式燜肉不同於紅燒肉,也不同於扣肉、酥肉。它事先要經過長時間的醃製,所以很耗費功夫。
先將買回的豬坐臀肉稍微清洗一下,然後細細抹上一層鹽,接著在盆中擺放整齊,放上一塊砧板後再壓上重物。
這樣做的目的第一是讓肉塊定型,便於後期的處理。另一個目的則是讓肉緊致,壓出血水。
整個醃製過程需要四到五個小時,現在才早上7點鍾,劉芒準備去空間逛逛。
在空間轉悠了一圈,帶著小寶和那隻黑熊嬉鬧一會後,劉芒取了半罐猴兒酒喝完,不知不覺就躺湖邊青翠的草地上睡了過去。
醒來的時候已經到中午了,劉芒出來後先自己弄了點東西吃,然後開始製作燜肉。
經過醃漬,又用重物壓製後,盆中的豬坐臀肉已經變得平整緊實,用手一戳硬梆梆的,就跟用水煮過一樣。
接下來用水衝洗幹淨肉段上多餘的鹽分,放鍋中汆燙一次,燙幹淨肉身上的血水,再細細扯去肉皮上殘存的豬毛。
另取一口燉鍋放水,水量是正好蓋住肉的量,不能太少,太少了有可能會煮幹。也不能太多,水多了肉湯滋味寡淡。
等燉鍋的水開後,加入八角、桂皮、白芷、丁香、豆蔻等香料,再放入鹽、料酒、冰糖、等佐料,最後蓋上蓋,將火候調到最小,就是那個肉湯似開非開,似滾非滾的地步。
這一步又要三四個小時,等燜肉做好估計已經快到營業的時間了。劉芒返回睡覺的屋內,收拾起自己的東西來。
劉芒已經定下時間,後天就是離開的日子。他誰也不想告訴,就想一個人靜悄悄的而走。
房東的電話已經打過了,提前預支了一年的房租,就算劉芒走了,這家店鋪也會保留下來,這點不用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