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廿八淩晨,長安城城外,一位身著果綠色外衣的少女,正淩空漂浮著。
其俯視之處站著一個少年,少年生的頗為秀氣,觀其年歲,不過十之五六,可那一雙眼睛所流露出來的神色,卻並非少年郎應該有的。
此人便是連夜從洛陽趕往長安的莫秋。
方才,其被從而降的金色寶器所擾,不得不解除了幻化的咒法,回到了地麵。
而來人也似乎認出了莫秋的身份,故而便現身詢問。
在莫秋表明身份後到現在,二人已經像這樣足足對視了有一炷香的時間了。
綠衫少女顯然是長安城內靖妖司的巡街使,畢竟,現在這種時辰,能在城外遊蕩且能上入地者,除了靖妖司的怕是也沒別人了。
其實,單論總體實力來,長安城的靖妖司可比洛陽城內的要強得多。
長安城乃李唐京師,也是唐王李隆基久居之所,故而設立在此處的靖妖司雖為洛陽城的分所,但就人員配置來,卻是比之洛陽要多上許多。
靖妖司上下,分別為司丞,掌司,司眾。
其中,兩地靖妖司的司丞交由宋璟兼任,但因為靖妖司的特殊性故而擁有絕對的自治權,所以宋璟這個司丞其實也是個虛職。
除了偶爾必要的查看之外,幾乎不會過問靖妖司內的各種事務。
當然,其也並沒有因為兼任靖妖司司丞一職而多拿一份俸祿,因宋璟本就倡導廉政,當然不會因為這份虛職而去領空餉。
兩地的掌司,則是由陶淩與另一位諢號點玲瓏的人任職;因洛陽城乃靖妖司總司,故而陶淩也對長安的靖妖司擁有絕對的指揮權。
而靖妖司沒有分設多少官階,故而掌司往下便是司眾。
司眾分為普通的錄吏以及外出差辦的降妖者。
錄吏,顧名思義便是記錄各種案牘卷宗的人,其多為普通人或者是有靈氣之人,這些人主要負責記錄降妖者的辦案細節以及編寫結案報告。
其中有意思的是,在洛陽城的錄吏,是有機會與他人一同外出辦案的,而且,若是資質恰當者,更有可能被提拔選做降妖者,著重培養。
而長安城的錄吏,是絕對不會有這種機會的,畢竟與那些人來,普通人便是普通人,才卻注定是才,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當然,除了錄吏外還會有許多職位,但大多都是一些灑掃打雜等事,所用者,也大多是些年幼或者年老之輩,這些人基本上是屬於真正的普通人,故而此處便不再多作延伸。
撇去這些“平凡”的“官職”不,真正讓靖妖司運行起來的,便是那一眾降妖者。
降妖者基本無明顯的職位之分,隻看當值何事。
比如,今日此人為巡街使,負責西市等地的巡查安保;明日此人為差案使,負責查辦妖怪害人的案件;後日,此人休息,等等等等!
當然,每一個降妖者的俸祿也與其查辦的案件有關。
在長安城,若是能盡早將犯案妖怪緝拿歸案,所能領取的薪酬便也越多,故而在長安,是為先辦後查。
而在洛陽,其生活節奏並不像長安那般緊湊,再者陶淩對手底下的降妖者要求的是先查後辦;故身處洛陽的降妖者,十半個月辦不出一樁案子也是常有的是;更有掌司帶頭,一個骨妖案生生拖了十數年,在某種意義上也基本奠定了洛陽靖妖司的辦案模式。
相對於長安的雷厲風行,洛陽辦案雖慢,但每一件都是精細無比。
更有妖怪被降妖者勸投降,乃至改過自新的案件存在。
故而,兩司的年輕降妖者,基本都是你看不上我,我看不上你的狀態。
更有像今一樣,遠在洛陽的莫秋前往長安,卻被長安的巡街使攔截在城外的情況發生。
雖然那少女並未有其他動作,但莫秋嗅得出空氣中彌漫得火藥味,那是從少女眼中所迸發出來的。
少女雖未有介紹她自己,但莫秋已經猜出了這個人的身份。
一襲綠衫碧如水,靖妖寶塔空中來。
此人便應當是身處洛陽,且資曆最老的降妖者,果老的孫女兒。
要果老,此人耳根軟,性子慢,實在不適合在長安城辦差,故而陶淩才會將他請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