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的《長城》,不管是劇情,還是特效,都是極好的。
其他的如剪切、配樂、動作設計等,自然也是上乘之作。
懸念貫穿始末,讓人欲罷不能。
不過,裏麵涉及許多鬥智鬥勇的情節,鬥勇的自不用說,可鬥智的有些劇情,若是反應慢的影迷,恐怕難免看得有些懵懵懂懂。
這種觀影感受,顯然是許多影迷不喜歡的。
這是一部質量極佳的商業大片。
隻是與晨曦影視以往的商業大片有些差距。
晨曦影視以往的商業大片劇情並不複雜,甚至說是“爆米花電影”也不為過,尤其是那些超級英雄電影,雖然劇情什麼的並不相同,但套路卻相差無幾。
《長城》以長城為戰場,虛構的魔幻戰場。
人族抵抗魔族入侵,雙方鬥智鬥勇,兵法謀略,陰謀詭計充斥著整部影片。
燒腦程度,比之當初的《盜夢空間》也不遑多讓,甚至猶有過之。
不過,《盜夢空間》懸疑很重,但繼續觀看,觀眾有一種“原來如此”的爽感,可《長城》這部影片,很多並沒有“點出”,需要影迷自己發現。
這次觀影的人,哪個不是電影圈的老炮兒。
他們觀影的思維比之眾多影迷,自然要好上許多。
他們能一下就看懂,然後驚訝莫名,可影迷卻未必看得懂。
看不懂,自然就少了那份被震住的觀影爽感。
當然,宣傳炒作之時,也完全可以從這裏出發,變不利為有利。
這也是沐塵自信這部影片會賺錢的原因所在。
《長城》投資過十億,那麼票房若沒有三十億,根本談不上賺錢。
國內票房能否達到三十億,沐塵沒有把握,但二十億估計還是沒問題的。
剩下十億,國外票房也應該問題不大。
晨曦影視的大片,國外的票房基本上都比國內的高上許多。
隻是這部影片,沐塵對國外票房真沒把握。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影片之中涉及了不少華夏兵書謀略的內容。
這些內容,對於華夏影迷,甚至熟悉華夏文化的東南亞等地區的影迷,很多都是熟悉的。至少也有所耳聞。
可西方影迷,那就不一樣了。
對這些沒有一點的了解,那麼恐怕更不容易看懂裏麵的一些劇情了。
當然,若是多看幾遍,估計到能看懂。
可又有多少影迷會為了看懂一部影片去多看幾遍呢?
更多的恐怕是聽到看不懂就放棄了。
若是國外影迷和國內影迷一樣,那麼這部影片的票房就不會差。
徐進等花影影視之人,聽聞有的賺,神色頓時放鬆了許多。
沐塵如此說,他們自然是信的。
而且,在他們看來,沐塵對這部影片還是有所保留的。
華夏之人不都是如此麼,什麼事兒都不會把話說盡。
“這部影片你是拍給高智商的人看的啊!”
徐進等人一走,沐塵就搖頭對馬林說道。
這兒沒了外人,沐塵話語也沒那麼遮遮掩掩了。
“這部影片的確太過燒腦,我也覺得力度沒有把握到位。”陳福海點頭說道,“很多劇情,需要影迷自己去理解,有些地方結果出來了,我看了都一時沒反應過來,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若不仔細思考,還真弄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