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各位的支持和編輯們的鼓勵。另外很是不好意思的告訴大家,昨天的章節出現了一個小錯誤。嶽拓的長子這個時候似乎還不太大,還沒有做到巴牙喇兵章京。失誤了。
在炎龍領著數十騎出陣挑戰之初,這個石破天驚的舉動就令王德化幾乎將耳朵上的眼鏡腿掰折。對麵的三萬建奴軍隊,己方應該憑城固守等待增援,這位膽大包天的將軍,居然命人前往挑戰,還,還辱罵起對方來了?
他憂心忡忡的看著對麵建奴軍隊發起的衝鋒。對自己的命運不禁陣陣的擔憂。
兩百名重甲兵從山坡上策馬衝下,其聲勢驚人,從天而降的強大動能,令他們如同巨大的石塊從山坡上滾落下來,隆隆作響。這些重甲兵身後,更是十個牛錄的兩白旗包衣,形成了一股龐大的泥石流,仿佛要將整個南中軍軍陣和長清縣城一口吞下。
為首的正紅旗巴牙喇纛章京,打得主意很不錯,他要利用這強大的衝擊速度,一鼓作氣衝進南中軍的軍陣之中,之後施展出重甲兵強悍的搏戰能力,大肆的展開屠殺。
都以為建奴以騎兵見長,長於騎射,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或者是煙霧。比起騎兵戰,清兵確實更擅長步戰,明筆記《頃見新略》有言:“謂奴步善騰山短戰。馬兵弱。葉赫馬兵最悍,步兵弱。故奴畏北騎,北畏奴步。葉赫白羊骨輩曰:‘我畏奴步,奴畏我騎,力相抗也,技相敵也。’”
而且,自從黃太吉登基稱帝以來,對於火器的投入也不斷的加大,大量的火炮、火槍被製造出來,裝備了八旗軍隊。成為他們攻城破軍的利器。決定明清雙方在遼東命運的鬆錦大戰,明清雙方均使用大量紅夷大炮。僅鬆山一役。清軍就調運炮彈萬顆,紅夷炮四十門,炸藥萬斤。鬆錦大戰後,屯兵錦州的清軍已經擁有紅夷大炮百門,而關外明軍火炮大多落人清人之手,隻有駐守寧遠的吳三桂部,尚存十多門紅夷大炮。
明清火器形勢逆轉。時西洋傳教士湯若望驚呼:“彼之人壯馬潑,箭利弓強,既已勝我多矣,且近來火器又足與我相當,孰意我之奇技,悉為彼有。目前火器所貴西洋大銑。則敵不但有,而今且廣有之矣……”
入關之後,曆次戰役火器都充當了決定性的角色,江陰戰役、潼關戰役、大同戰役,無不是如此。而到了康熙年間,更是不停的用火炮、火槍來欺淩對手。那種說太平軍在嶽陽獲得了吳三桂埋藏火炮而實力大增的說法實在是特別的不靠譜,如果當真有百餘年後還能大顯神威的火炮。那麼吳三桂怎麼始終沒有突破長江防線,沒有將勢力擴展到長江下遊,同清軍展開對東南的糧袋子、錢搭子的爭奪?
所以,那種所謂滿清隻知道騎射的說法實在是可笑的很。在對於火器的重視和技術、戰術的開發掌握上,在遼東時期的建奴就已經提升到比明軍高了許多的程度上。
那正紅旗的巴牙喇纛章京一手高擎著自己的認旗,左右擺動,呼喊衝殺。他看得很清楚,對麵的南蠻軍隊不過數千人。騎兵都是被擺在了兩翼。而且看上去那些騎兵都是些剛剛學會騎馬不久的生瓜蛋子,如何與他手下的這些精騎對戰?
更加可笑的是,幾乎全部的火銃手被排列成三列,齊刷刷的列在了陣前。
不但軍陣單薄,而且除了火銃外,連火炮都沒有。他們就不知道,這薄薄的陣列。簡直就是一張薄紙一樣,被鋒銳的八旗鐵騎一衝就破?在重甲兵的快馬長槍麵前,這種陣勢基本毫無反抗餘地,然後就是一場快意的屠殺和劫掠了。
而在這薄薄的三列隊形之後。更有數十個身著錦袍,衣飾華貴之人,想來定是南中軍中首腦人物,拿獲了他們,或是驚得他們四下了亂竄,這場仗就贏定了!就像對付其他明國軍隊一樣。
在距離南中軍陣型不到二裏的地方,這些正紅旗的重甲兵驚奇的發現,對麵那薄薄的南中軍陣型突然又一次變陣。
以哨為單位,各部迅速收縮,將身後的火炮炮位顯現了出來。
“開炮!”
“開炮!”
各炮的炮長們不停的重複著從中軍傳來的命令。十二磅炮、八磅炮、六磅炮,在這個距離內都是最佳射程。
各門火炮早己諸元調整完畢,隻待建奴衝進預先測繪好的射程之內。隨著炮長的一聲命令,一門團屬六磅炮的炮手奮力向前揮動火繩!炮身猛的劇烈抖動一下,炮口噴出淩厲的火光,濃厚的煙霧隨之冒起,隨即便是一聲巨響。強大的後座力,將炮架上的彈簧壓縮到了極限,使得雙輪炮架都向後退了好大一步。
震耳欲聾的炮響中,一顆五斤多重的圓鐵球帶著熾熱惡狠狠向正在疾馳而來的那些正紅旗滿洲重甲隊形中砸去。
“明國軍中有火炮,還可以打這麼遠?”
那正紅旗的巴牙喇纛章京衝得正在興頭上,突然間見對麵開始開炮了,數十枚大小不一的鐵球朝著自己的隊伍猛撲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