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九章 錢糧征收手段(2 / 3)

“陛下,臣有本啟奏。”禮部侍郎錢謙益手持笏板從隊列當中站了出來。

“卿有何本章啟奏?”朱由崧很是警覺,他的內心早已將世宗肅皇帝(嘉靖皇帝)樹立成為偶像,不光是這位祖先也是藩王繼位,而且,各種打擊豪強文官勢力的手段層出不窮。更為要緊的是,朱由崧也想像嘉靖那樣,為父王爭奪到一個皇帝的名號,以圓了父親和祖母兩代人的夢想。

這位世宗肅皇帝可是“有不世之奇謨六,無競之偉烈四,而又有震世之獨行五”的評價的。

什麼大禮儀、完善內閣(削減內閣權力)、整頓廠衛誅殺錢寧江彬、清查投獻核實田畝、清理皇莊、藩王跟勳貴財產、平定倭寇、整頓衛所、改正孔丘的稱號和典祀、平定安南等。加強了中央集權,狠狠整肅了一把太監。這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為人君者夢寐以求的作為?

除此之外,嘉靖皇帝在後宮之中的那些作為,除了宮變之外,差不多都是朱由崧內心之中頗為向往的。如今,外麵的政務、軍務有馬士英馬首輔、李守漢李大將軍在料理,朕隻管在宮中受用便是了。

可是,眼前這個東林頭目又跳出來,難道是要談什麼大義名分,同朕也要開始大禮儀之爭嗎?朱由崧內心的戰鬥警報已經拉響。

還好,錢謙益沒有在這個時候提出什麼大禮儀的爭論。這個天巧星很會看風色,他知道,如果在此時提出這個爭論來,皇帝朱由崧勢必為了爭取支持,更大限度的倒向馬士英和李守漢這兩個權奸。他現在絕對不能采取這樣的下策,那樣一來,無異於為淵驅魚為叢驅雀。

“陛下,如今新君登基,海內人望齊聚,氣象為之一新。臣以為,當效仿曆朝列祖列宗,開恩科招攬人才以示君恩浩蕩。”錢謙益的話,卻是老生常談的因循守製之舉。曆朝曆代的皇帝登基,除了大赦天下之外,便是要開恩科,為天下讀書人增加一次機會,也好收攏天下士子之心。

“以卿之所見,該如何開恩科?”

朱由崧對這件事,倒是頗為有些興趣。

“今年各省可以開秋闈,明年陛下元年之際便可開春闈。到那時,南京城內人文薈萃,新人輩出,皆歌頌陛下之德,文治武功,豈不是一樁盛事?”錢謙益巧舌如簧,為朱由崧和在場諸位大臣描述出了一幅盛世景象。

這倒是件錦上添花的好事情。秋闈,指的是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駐地。因為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闈。凡本省科舉生員與監生均可應考。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其它官員若幹人。考試分三場,分別於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鄉試考中的稱舉人,俗稱孝廉,第一名稱解元。(著名的唐伯虎就是因為鄉試第一,故稱唐解元。大概就是和現在的某某省高考狀元一樣。)鄉試中舉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時,正值桂花飄香,故又稱桂榜。放榜後,由巡撫主持鹿鳴宴。席間唱《鹿鳴》詩,跳魁星舞。

會試,又叫做“春闈”,“春試”、“禮部試”。考中者稱“貢士”,取得參加殿試的資格。殿試之後,便是各種狀元探花出爐。

三代之下,無不好名。

想想自己登基之初便有如此一番盛事,朱由崧如何不欣然同意?不但同意,而且大發恩旨:“凡是被流賊為禍之地逃出之人,皆可以借地參與考試,有司及該管衙門要給予衣食住行的方便。”

“陛下聖德。臣等僅代天下士子叩謝君恩。”

仿佛像是事前排練好了一般,文官們紛紛倒身下拜,歌頌弘光皇帝的德行。

李守漢皺皺眉頭,總是覺得像是一個陷阱在自己麵前展開一樣,但是又想不到這個陷阱在什麼方向,什麼時間。

回到了自己在五軍都督府設立的幕府之後,稍稍休息了一下,李守漢便令公事房將江南蘇州、鬆江、常州、鎮江四府並溧陽一縣的錢糧田畝分布情況抄錄一份,送到內閣去,交給首輔大人。

“餘下的各道各府錢糧田畝情形,告訴馬大人,便在旬月之內送到。”

但是,公事房的人還不曾離開,門上的一名帶班營官便急匆匆的跑了進來:“主公,內閣首輔馬大人遞名帖求見。請主公示下,見還是不見?”

內閣首輔到了,又是以如此大禮前來,怎麼能不見?當即五軍都督府大開中門,鼓樂喧天,鳴炮迎接。給足了這位首輔大人麵子。

要在朝堂上仰仗李守漢這位大將軍的槍杆子、錢袋子支持的首輔大臣馬士英,自然對大將軍親臨大門降階相迎的禮數感激莫名。兩個人顧不得大門和轅門外圍觀群眾還不曾散去,便是攜手而行,向外麵釋放出了足夠的信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