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夫子(1 / 2)

一座大山之中,一個偏僻的山村冒出縷縷熏煙。

山村的北邊,一座寺廟屹立在河旁,寺廟上的黑瓦也長滿了青苔,寺廟之前是一棵梧桐樹。

靠近寺廟,卻傳來了陣陣讀書聲。

隻見寺廟之中,有幾張桌子擺在中間,幾個孩童在那拿著經書背誦。

前台之上是一名老者閉目坐著,案桌之上是一本經書和一把戒尺。

此時一個孩童站起身來,走到老者的旁邊,微微躬下身子,輕聲的道:“夫子?”

“有何疑問?”老者淡淡的回道,雙目依舊閉著,讓人覺得他似乎還在熟睡。

那名孩童又向前走了兩步,身子在彎了彎,疑問的道:“請問夫子,這青樓是何物?莫非是青色的樓?故叫做青樓。”

完,那位孩童又抬起頭,疑惑的看著前麵那位老者。

“咳咳”

老者此時沒有了之前的那副淡定,在咳嗽了幾聲之後,又坐直了身子,將那邊孩童喚到身邊,問道:

“張道啊,你從哪裏看到這個詞的?可否告訴夫子!”

那名叫張道的孩童彎著身子恭敬的回道:“學生是在書中無意看到,不解,故來問夫子。”

老者摸了摸自己那灰白的胡子,沉思了一會兒,似乎找到了合適的答案,又平靜的道:“張道,此青樓你可以理解為吃飯住宿之地,不過以後切莫再問他人此問題。”

張道雖然十分疑惑,但看到夫子手中剛剛拿起的戒尺,又不得不回應一聲是。

寺廟之中又傳來了陣陣讀書聲。

此處原本已是寺廟,後僧人離開也荒廢了下來,十多年前,那老者攜帶一包袱居做此地,似乎以前有些學問。

村人故將此地送於老者,請老者教導孩童,不求什麼功名,隻求會讀幾個字,寫自己的大名即可。

後來村裏人都叫那名老者夫子,至於姓什麼,具體叫什麼也從來沒有多問。

此張道乃村上一名孩童,從吃百家飯長大,幸虧大山之中民風樸素,生活與其他孩童無大異。

也因他無父母,就常年和夫子在一起,也是眾孩童之中學識最高的一個,深得夫子喜愛。

沒過多久,那幾個孩子便結群在村上跑來跑去。

可張道卻緩緩地從夫子的酒壺裏倒出了一點酒槽,又去杜大娘家從桌子上刮了點豆腐渣。

將二者混在一起,竟也有一絲香味,張道又從罐子裏拿出了一張粗布,將酒槽和豆腐渣放在中間,凹凸下去成為一個烏龜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