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零售集團的發展(1 / 2)

一月的廈門,海風輕拂著。

張鬆軒走在濕漉漉的街道上,身側是說著本地話的民眾們,一群上了年紀的大媽們,手裏抓著紅色宣傳單,上麵印刷著特價商品。

“哎呀,你看這個超市降價了,雞蛋便宜好幾毛錢呢!”

“不錯,不錯,我家衛生紙要用光了,我準備去順便逛一逛,就是離我家有點遠啊!”

“能有多遠啊,咱們坐公交,四五站路而已。”

“……”

他駐足在街道上,聽著路人的談話。

早在零一年的時候,他就已經經營幾家小超市了,並且開始了福州首家農改超的超市,引入了生鮮貨品這一“頗為”時髦的欄目。

當時的永輝經營這家超市的時候,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商超麵積,都用以經營生鮮欄目的貨品,涵蓋了各種海鮮、農產品、餐桌食品。

營造了幹淨、有序、舒適的購物環境,轟動了當時的整個福州市圈子。

在經曆了一陣內部爭執後,“生鮮派”戰勝了“全麵派”,張鬆軒也漸漸把目光投入了“生鮮超市”概念,而為永輝自此以後的超市模板定下了基調。

這種經營業態剛一出現的時候,就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準確的市場定位大獲成功,並且取得了滾雪球式的快速發展,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廣泛認可,被譽為當時華夏“農改超”的開創者!

農改超,就是農貿市場改成大型生鮮超市,其早期的競爭對手的是那些髒亂差的農貿市場,所以才能夠在早期取得那麼快的發展速度。

他很明白永輝此時麵對消費群體,是對生活質量有要求的高收入群體。

而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生鮮超市的受眾飽和後,他們就需要和超市爭奪消費者了,雖然華夏的經濟不斷變好,永輝潛在的消費群體在不斷擴大,可是這個群體擴大的速度,遠遠達不到他擴張的“野心”。

他不想要做小眾了,他想走“大眾”路線。

當然還要保留小眾的基本盤!

“去年的營收67.3億,同比增長54.1%,淨利潤1.23億,同比增長11%……”

他念叨著這個數據,有些無奈歎了一口氣。

遠遠支撐不起他的擴張步伐啊!

他也是個有追求的人,眼看著國內的零售市場,達到了那種“大世之爭”的階段,他張鬆軒可以想“問鼎輕重”啊!

可是現實的困難製約了他的腳步。

萬般困難綜合起來一句話,那就是兜裏的錢不夠了。

所以說,吳奇的商業生涯極其輕鬆,因為他大多數的時間,都不需要為錢發愁,在通曉了未來發展趨勢後,股市和期市別人眼中的洪水猛獸,卻成了他眼中的銀行門口的ATM。

“上市!”

他心中凜然,堅定了決心。

……

“今年零售集團提交的年底工作報告總結在這兒。”蔣秘書捧著一份厚厚的資料走了過來,堆在了吳奇寬大的可以做床的辦公桌的一角。

“嗯。”

吳奇木然點了點頭,伸手揉了揉眉心。

管理一家公司並不輕鬆。

曆史書裏,那些古代皇帝每天處理的證物,用牛車拉來的竹簡都以數百斤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