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是一家培訓機構。它的老總呂秋楓以前是吳甘棠所在高校培訓學院的同事,任培訓部主任。後來因為工作違規麵臨處罰,他主動提出辭職離開了培訓學院。吳甘棠正是他辭職以後,以絕對的實力優勢被提拔起來做了繼任的培訓部主任。
呂秋楓辭職後,另外申請了社會力量辦學,開辦了同心培訓機構,主打做教師培訓。他以高薪挖走了培訓學院兩名能幹的培訓管理人員,又招聘了一些大學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以師徒傳帶的方式做項目。最關鍵的是,這位老主任人際交往能力特別強,手裏有很多業務資源。他離開培訓學院創建同心後,重新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帶走了那些資源。
競選米市這個係列項目時,同心是吳甘棠最強勁的對手。當時,呂秋楓根本沒把吳甘棠放在眼裏。他滿以為,憑自己的人脈關係,加上他又命手下暗中向米市相關領導撒了不少的“藥”,米市的項目對他來如囊中之物十拿九穩。
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吳甘棠不和他比手段,卻以實力幹掉了同心。
事後,手下的人跑得不見了蹤影,呂秋楓才知道,那兩個奉命向米市領導撒藥不成的手下,因為項目失敗同時又麵臨被告行賄的風險,繼而卷款遁而遠之。呂秋楓鬧個人財兩空。雞飛了,蛋打了,最後還鬧個英名盡毀。以後,還怎麼在圈兒裏混?呂秋楓那個氣啊,連罵了三三夜的。
然而,罵並沒有那什麼用。老爺連幾滴同情的眼淚都沒灑,吳甘棠的項目卻風生水起地打開了大幕。呂秋楓痛定思痛,把所有的仇恨都凝聚到吳甘棠和她的項目上。他發誓,不扳倒吳甘棠誓不在圈兒裏混。
妒英才,人更妒。
於是,他不惜成本疏通關節,了解項目申報評審的內情。可是,令他萬分氣餒的是,當他認真地讀了吳甘棠的申報方案後,不得不承認,吳甘棠團隊做的方案,確實當屬一流。最後,同心團隊與吳甘棠的團隊以一票之差,同心落選。
原來,雖然他撒大網向很多評審專家下了餌,可是,省培訓管理處在評審專家庫裏臨時秘密抽調的專家裏,有一些他並沒有喂到,於是,評審場就成了人情與實力的較量場。最終,人情敗給了實力。
且慢。
他發現,評審專家組裏,有一位叫宋星南的專家的評審打分表,有塗改。通過仔細辨認,原本這個宋星南給同心團隊打的87分,給吳甘棠團隊打的85分。然而,塗改後,吳甘棠團隊的分數變成了88分,旁邊還有宋星南的親筆簽名證實塗改有效。正是這高出的一分,要了呂秋楓的命。近千萬的項目,一塊肥得流油的肉,眼睜睜到了別人嘴裏。
呂秋楓的牙齒咬得咯咯響。這個宋星南,他不是沒喂過,隻是因為他是才提拔起來的副院長,根基不深,他沒把他作為下藥的重點。沒想到,他呂秋楓就在這條陰溝裏翻了船。
令他欣喜的是,他在暗中調查中得知:宋星南正在追求吳甘棠。
這個呂秋楓也是個幹事兒的,一封實名舉報信,直接就到了省紀委。而省紀委此次辦案的老易,正巧還是他的老同事。之前,他曾口頭承諾,項目一旦拿到,一定要請這位老同事“鼎力相助”,提供“智力支持”。他確實也沒有忽悠老同事,申報方案的專家團隊裏,明確地寫著老易的名字。共同致富,這是呂秋楓多年來一貫秉承的人脈建設理念。雖然當年辭職他也正是敗在這上麵,可惜他並未引以為戒,而是認為是自己行事不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