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夏和田靜到京都已經是第二中午了,做了十六七個時的硬座,兩個人擠出火車站的時候蒙頭垢麵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得虧有田靜帶著,要是田夏自己來,哪怕上輩子在那個學校上了好幾年,她也絕對沒本事從火車站順利地回到學校,畢竟生路癡。
兩人並沒有多逗留,倒了兩趟公交車直接到學校去。
田夏是新生,比老生推遲幾開學,所以隻能暫且去田靜宿舍和田靜擠一擠。
兩人收拾好了,田靜就帶著田夏去食堂找飯吃了,一路上還給田夏介紹路上經過的樓都是什麼樓。
再次回到久違的校園,田夏不可謂不感慨,上輩子到學校來隻覺得學校老舊,一門心思地隻想好好學習然後按照那個媽陶金玲的安排走。
現在再次走在校園裏,雖然還是覺得有些老舊,可是這種老舊是一種歲月和學術的沉澱,而不是暮氣沉沉的老舊。紅磚房、青石板、爬滿青藤的水塔,田夏覺得一切的老舊都是那麼的可愛。
田夏剛到學校,還沒來得及去買飯菜票,晚飯吃的就是田靜上學期剩下的不多的幾張票。
田靜一直擔心田夏吃不慣北方特『色』鮮明的食堂飯,一直在和田夏慢慢適應,其實也很好吃的。
其實滿世界飛的田夏自己都不清自己的口味是什麼樣的了,雖然吃了很多美食,雖然對美食的要求也很高,可是同時她也能吃下很差強人意的食物,隻要沒有什麼怪味,隻要食材沒有變質她也是能吃下去的。
所以田靜的擔心完全是沒必要的,但是田夏沒有阻止她的絮叨,田靜的絮叨讓她覺得溫暖。
晚間,兩個女孩睡一個被窩,本來田夏有一些私房話想要和田靜,可是一路的火車實在太累了,宿舍都還沒熄燈,兩個女孩就都沉沉睡去了。
第二田靜的去報道、交學費、領書本,沒辦法陪田夏,她也不好意思讓田夏跟著她,就讓田夏自己在學校轉一轉,找不到回宿舍的路就問問人,畢竟對於沒怎麼出過門的農村孩子來,大學校園真的不。
田夏讓田靜別管她,裝著十來塊錢,在學校的報刊亭買了一份京都地圖就出校門了。學校有的是機會逛,可是錢卻等不及慢慢賺,畢竟交了書學費剩下的錢隻夠一個月的生活費,不掙錢的話自己就要青黃不接了。
田夏先找去到京都最大的批發市場,想找找看有沒有合適做頭飾耳飾的配件,她在批發市場轉了一個早上,估計冤枉路也走了不少,終於買到了可以拿來用的配飾,她還和老板軟磨硬泡,硬是讓老板便宜賣給她工具不算,還送了強力膠給她。
配飾的配件找到了,田夏覺得自己掙錢的壓力了不少,轉出批發市場,旁邊有好幾個外貿公司在招工,田夏一路沒報什麼希望地看過去。
大部分都是找售貨員,甚至還有招搬運工的,這些都不適合田夏,這些工作能不能兼職幹不提,這個地方離學校太遠了,過來兼職『性』價比太低,路上的時間可以拿來做很多事了。
田夏沿著房簷一邊走一邊看,在眾多售貨員、會計、搬運工的招聘啟事中,她看到了一個招翻譯的,這個工作好像還是適合她的,翻譯資料可以帶回去翻,在國外多年,專業『性』極強的法務文件她都是看全英的,她對自己的英語水平還是很自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