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叔完自己兒子,又對自家大哥:“我倒覺得孩子們的計劃可以的,你看北村的老周家,為什麼有錢,就因為老周有起梁的手藝,島上誰家建房不請他去起梁,現在他老了,手藝又傳給了他兒子。”
沉默寡言的田建設也話了:“荒年餓不死手藝人,學點手藝是好的。”
田嬸又問了一句,“不擺攤了?”
田夏回頭,“嗯,先不擺了,讓二哥學點手藝。”
“那我們怎麼辦?”田嬸問。
是了,這半年田嬸是得了便夷,一個月一百塊,工人也就多了個名頭而已,現在不擺攤了,她的一百塊錢沒了。
學手藝的又是老大家的,人家學回來掙錢了,還不是老大家掙錢了,那自己自己家呢?兒子還,總不能讓老子和侄子一起去學手藝吧。
田夏大概能明白田嬸的想法,“嬸你別急,開春先把地種了,你們家去年也跟著買了不少地吧,且有的忙,地種好了也是錢。”
田嬸搖頭,“那不一樣。”
“二哥不管學了什麼,手藝是他的,可真要賣手藝也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做到的,周大爺去給人家起梁還得帶著兒子徒弟去搭把手呢。”
田夏這話得明白,田二哥就是學了手藝回來,也不會甩下家裏人自個兒去發財的。
田華剛這時候也嬉皮笑臉的:“是呀是呀,嬸放心吧,手藝是我的,錢是大家的。”
不擺攤去京都的事是定下了,可是問題又來了。
兄妹三個計劃好了,田華剛等春種忙完了再去京都,可是家裏人都擺手拒絕了。
田大伯更是直接,“要你在家幹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你會種地?家裏那麼多人呢,實在忙不過來還能找人幫忙,用得著你?去去去,趕緊走,和你妹妹一起去,路上照顧著她點兒,能學就好好學,不能學就趕緊回來。”
田大伯話是不好聽,可道理也不差,雖然田華剛高高壯壯的一個夥子,可是要力氣,甚至比不上常年勞作的大伯母,更別拖漁網的大伯了。
到種地,那田華剛更是不會了,沒買地之前,家裏地不多,除了春種秋收,就連大伯下地的機會都不多,更別田華剛了。
田華剛撓撓頭看田夏,“那……”
田夏想了想,也行吧,那麼多地,肯定是要找人幫忙的,這個時候,多田華剛一個是真不多,早點去京都也好,年前就聽卓凱不光去了蜀地一趟,還帶了個蜀地廚師回京都,田華剛跟著去,弄不好倒是個好機會。
就算不想學廚師,那顧謙那邊家電城也慢慢起來了,起來,去京都,自己倒是能有點兒門路的。
田夏學校正月十八開學,也就是,緊趕慢趕田夏還能在家過個正月十六。
可是田華剛和田夏一起去京都,兄妹兩個一合計,正月十六就不過了,早點去,在田夏開學前把田華剛這邊先安頓安頓。
雖然目前看起來,剛開學田夏應該是沒啥事,可是,誰知道呢,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的。
正月十二,兄妹兩準備去縣城郵局買車票,田建設問:“你不和靜靜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