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卓航把田夏她們送到車站的時候,陶金玲帶周曉霞正在去領事館的路上。
倒不是卓航不想把三個人直接送到隔壁市,是田夏不要的。
卓航不能離開駐地,送她們本來就違規,要能當趕回去問題也不大。這就意味著,卓航送完她們就得立馬返城。
田夏覺得這樣太折騰了,坐客車也一樣的,反正王紅同學回去車站接她們。
卓航也計劃了放假這幾要做的事,不要他送正好也時間寬裕點。
田夏她們坐上了去隔壁是的班車,陶金玲和周曉霞正在領事館外麵排隊。
排在陶金玲和周曉霞前麵是一個比陶金玲年長幾歲的中年婦女,前麵隊伍還長,沒一會就和陶金玲閑聊了起來。
“你是帶孩子來麵簽的?”中年婦女問。
陶金玲不冷不熱地:“我們先來谘詢谘詢。”
中年婦女一點沒被陶金玲的不熱情擊退,依然興致勃勃地打聽著:“你是不是要送孩子出國上大學?”
陶金玲點頭。
“多大了,看著不了,得趕緊了,聽政策要變了,以後隻會更難了。”
這政策三個月一變,一年一大變,政策要變還真是有可能。
中年婦女還在舉例佐證“越來越難”的可信度,“我女兒當年去的時候辦簽證多簡單,有錢有成績就能去,去年年底我妹妹孩子辦簽證,被拒簽了兩次才成功的,往後啊,隻怕兩次能成功都不錯了。”
陶金玲來零興趣,“你女兒就是出去上大學的?”
中年婦女點頭,“可不是,高中畢業就去了,好幾年了,讀的計算機,她了,讀完了都可以不回來了,外麵工作好找得很。”
“高中畢業就去了,那豈不是自費去的。”
“是的呀,一年要多少鈔票你是不知道的啦,我一棟樓租出去都快供不上了啊,再供不上我隻能賣樓了呀,賣掉寥著她接我們過去。”
“很貴嗎?”
“當然貴的呀,你想想啊,那是用美金的地方呀,人民幣根本經不住搞。”
陶金玲沉思了,人家還有一棟樓的租金,自己隻有一個月的死工資,人家一棟樓都舍得賣了,自己一套單位分的房好像比起來也不算什麼了。
中年婦女還在絮絮叨叨,“這次過去看她呀,她就讓我從國內換點鈔票帶過去啊,那邊彙率也低。、”
陶金玲應著,中年婦女喋喋不休地著,很快就到她們了,一個去了麵簽室,一個去了谘詢處。
帶周曉霞谘詢了留學需要的東西,走出領事館,陶金玲叮囑周曉霞,“剛剛你也聽了,出國要趁早,你已經不了,回去好好學英語吧,等你分數打到了人家的要求,我就找人幫你申請學校。”
要別的周曉霞可能沒辦法,要她好好學習,那她太願意了,什麼事都不用管,隻要好好學習就行,周曉霞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做不到的。
從領事館出來已經不早了,但是陶金玲心裏有事,根本沒心情帶她逛逛吃頓飯慶祝一下兩個人合作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