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馬具(2 / 3)

春秋時期,戰車兵是戰場的主角,以至於人們喜歡用戰車的數量來衡量一個國家的國力,比如說什麼“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等等。

而在戰國這個年代,正是車兵漸漸衰落,騎兵開始興起的年代,但騎兵在這個時候其實並不是主力兵種。

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在秦始皇兵馬俑之中都仍然有著車兵的存在,以及兵馬俑裏的騎兵們腳下都是沒有馬鐙存在的。

究其原因,主要就是沒有馬鞍馬鐙這些馬具的出現和大規模的應用,導致騎兵在機動性,耐久性和殺傷力上都存在問題,而且本身培養騎兵的門檻也太高。

所以在這個時候,馬鐙乃至這整套馬具出現的意義,絕對是無以倫比的。

趙丹的小兒子趙偃跑到馬旁邊東摸摸西摸摸,一臉的好奇。

趙恒則站在一旁認真的聽著自家父王和叔爺爺的對話,這名趙國的大王子隱隱有些感覺,今天父王帶自己來看的這個東西,怕不僅僅是“好玩”而已。

趙丹微微一笑,道:“叔父所言甚是,這些馬具將來必定成為我趙國橫掃天下之利器,但以寡人之見,馬具此時尚且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

“啊?”趙勝愣住了。

看著不明所以的趙勝,趙丹笑道:“叔父以為,若論騎兵,我趙國如何?”

趙勝嘿了一聲,道:“我趙國騎兵,放眼天下無敵手也!”

趙勝說的還真不是吹牛,趙國的騎兵在這個時候,還真就是天下第一的存在。

之所以如此,當然還要歸功於趙丹爺爺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自從穿上了短袖窄褲長靴、更加方便在馬上行動的胡服之後,趙國騎兵無論是機動性還是戰鬥力都大為提升,一躍而成諸國之冠。

而且在打敗了林胡、樓煩之後,大量投降的林胡人和樓煩人成為了趙國北方五郡的子民和士兵,這些草原上的遊牧民天生就是出色無比的騎兵,有了他們的加入之後趙國騎兵的實力又更加的強大。

在整個戰國時代,趙國是七雄之中唯一一個徹底淘汰了車兵,全麵組建純騎兵軍團、並且也是唯一一個擁有遊牧民族騎兵的國家。

即便是滅掉了趙國的秦始皇,他的兵馬俑裏麵都還有車兵呢。

所以無論是從理念還是戰鬥力來說,趙國的騎兵都和其他國家不是一個檔次的。

就算是曆史上趙國後來到了滅國的邊緣,趙國騎兵之神李牧仍然能夠利用少量騎兵配合步兵接連擊敗秦國大軍,這也是對趙國騎兵戰鬥力的極佳證明。

如果長平之戰不是爆發在崎嶇無比根本發揮不出騎兵優勢的太行山脈之中,而是爆發在一望無垠的大草原上,那麼秦趙之間的攻守之勢就會直接逆轉,變成趙攻秦守了。

所以趙勝在說出“老子趙國騎兵天下第一”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自信滿滿,底氣十足。

趙丹讚許的點頭,對趙勝的話表示的認同,然後又道:“叔父既然明白我趙國騎兵乃當世無雙,那麼叔父想想,若這馬具泄露出去的話,受益最大的會是何人呢?”

趙勝聞言就是一呆。

說實在的,馬鐙這個東西,乃至於此刻戰馬上的全套馬具,它們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在裏麵。隻要搞到一個成品,那麼依樣畫葫蘆的仿製起來,絕對不要太容易。

所以一旦趙國騎兵大規模裝備起來的話,其他國家也絕對能夠很快就把這些馬具給仿製出來。

由於趙國的騎兵本身實力就是天下第一,那麼馬具給趙國騎兵所帶來的提升,其實就比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