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1 / 2)

趙勝一聽魏無忌這話,心中就是一沉,忙問道:“無忌何出此言!”

趙勝可是知道這位自己的小舅子魏無忌是魏國政壇之中十分堅定的親趙派,向來是力主連趙抗秦的,如果連魏無忌都說這事情有些麻煩,那麼這件事情就真的是非常的麻煩了。

魏無忌沉默不語,直到趙勝連番追問之後,魏無忌才揮退了左右,長歎一聲:“平原君居趙國相位,位高權重,卻是不知無忌之難處也!”

這位赫赫有名的信陵君魏無忌到底有何難處,以至於他在麵對自家姐夫的時候都顯得如此為難呢?

這件事情,還得從魏無忌的老爹,上一代魏國國君魏昭王的繼承人選擇說起。

魏昭王有很多兒子,但最終被魏昭王列入繼承人名單的隻有兩個人,大兒子公子圉比較穩重,而小兒子公子無忌則更加的聰明。

在一番糾結之後,當時就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的魏昭王覺得魏無忌畢竟還是年幼,所以最終立大兒子公子圉為太子。在魏昭王死後公子圉繼位,這就是如今的魏國國君魏王圉。

在魏王圉初繼位的時候,魏國的相邦是“戰國四君子”之中資曆和年紀都是最老的孟嚐君田文。

孟嚐君田文這個人,雖然說在後世極為有名,甚至應該屬於戰國四君子之中在後世最為有名的一個。但是以後世的愛國主義精神來看他的話,應該可以給他一個“齊國汪精衛”的稱號。

田文是齊威王之孫,齊國王族,曾經貴為齊國相邦。後因和時任齊國國君齊湣王田地不合,田文辭去齊國相位出走魏國。

由此田文對自己的堂哥齊湣王懷恨在心,在齊國滅宋引發眾怒之後,時任魏國相邦的田文積極的聯絡了其他四國,組成了聲勢浩大的“五國伐齊”。

五國伐齊,軍事上以燕國名將樂毅為首,而之所以五國聯盟能夠成立,田文在外交上也是居功至偉。

五國伐齊導致了齊國最後一次霸權的衰落,甚至齊國也差點因此而被燕國滅亡,靠著不世奇才安平君田單才複國成功。

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田文本人對自家堂哥齊湣王田地的仇恨罷了。

僅憑一己之仇恨,不顧自己齊國王族的身份,不惜讓自己的祖國齊國陷入四麵楚歌的滅亡絕境,孟嚐君田文這個“齊國汪精衛”的稱號,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

對於這樣的一個人,猜忌心很重的魏國新任國君魏王圉顯然是非常不放心的。

你田文發起瘋來連自己的堂哥都要殺,自己的祖國都要滅,那哪天我魏王圉讓你不高興了,你田文是不是也要這麼弄我魏國一次?

於是為了限製當時還是魏國相邦的田文,魏王圉左思右想,決定把自己的弟弟魏無忌扶持起來。

於是魏王圉便把魏無忌封為信陵君,同時對魏無忌大加重用,讓魏無忌去和田文爭權。

當時不過剛剛成年的魏無忌沒有辜負自己哥哥的期望,他憑借著自己的出色才能短短幾年就成功的在魏國政壇站穩了腳跟,發展了一大批大臣作為自己的勢力,最終成功的扳倒了田文,迫使田文交出了魏國相印,回到了封地。

回到封地之後的田文不久鬱鬱死去,在田文死後,齊魏兩國立刻聯手出兵夷平了田文的封地,將田文的家人滿門抄斬,這位齊國汪精衛也算是得到了應有的報應。

照理說事情發展到這裏,大魔頭孟嚐君也被扳倒了,那麼接下來應該就是兄友弟恭,魏國君臣上下勵精圖治,讓魏國再度崛起的美好結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