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此刻在座的趙國大臣之中有誰最為不安的話,那麼絕對非平原君趙勝莫屬。
原因也很簡單,要是趙勝能夠在出使魏國的時候成功說服魏王連趙抗秦的話,那麼又怎麼會有接下來的這麼多事情呢?
現在好了,不但魏國沒有站到趙國這邊來,反倒跑到趙國的敵人秦國那邊去了!
如果要在這裏麵找一個背鍋的人,那麼這口大黑鍋絕對是會結結實實的扣在趙勝身上的。
更何況趙勝本身作為趙國公族又是趙國相邦,他個人的利益和趙國國家的利益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趙國強大的話趙勝自然也就牛B,趙國弱小的話誰又會把趙勝當回事?所以趙勝其實也是最心急的那一個。
所以在片刻之後,趙勝終於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不如令蘇代說齊軍援邯鄲,如此魏軍可破。”
現在情況很明顯,駐守南長城的兵馬一時半刻是不可能變得出來的了,那就隻能夠尋求外部的援助了。
想要尋求援助,第一反應當然就是要先向如今趙國的盟友求援。
楚國人雖然已經出兵,但是楚軍如今正在猛攻數百裏之外的宛城,屬於遠水解不了近渴。
而且趙國君臣也明白,這種聯盟就是各取所需,楚國為了收複故土可以大舉出兵給秦國來一個背刺,但是如果你想要讓楚國放棄嘴邊的宛城北上攻擊魏國的話,那楚國豈不是替趙國白打工?不好意思,沒有這種好事。
如今魏楚齊三國同盟之中,隻有齊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出兵的,所以趙勝理所當然的就想到了齊國。
雖然說齊國如今已經不複當年天下霸主之姿,但是比起現在的魏國還是要強一些的,魏國都能拉十萬人出來,齊國拉個十五萬人也是分分鍾的事。
事實上之所以楚國、魏國和齊國這些國家的兵力之所以比起秦趙兩國來說這麼少,倒不是因為沒有這麼多兵,主要還是沒到秦國和趙國那種全國上下齊上陣要和對方拚死活的地步。
一旦齊軍開動的話,那麼魏國必定也會十分忌憚,不敢輕舉妄動。別忘了當年直接導致魏國霸業衰落的關鍵兩戰,可正是來自於齊國的“圍魏救趙”。
在座大臣聽了趙勝這番話,臉上都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顯然都在思考趙勝這個方案的可能性。
但還沒等其他人作出反應,一個聲音率先開口:“平原君此策,恐難實現。”
說話的是虞信。
趙勝眉頭一皺,本來因為出使失敗成了虞信的背景板就有些不爽,現在虞信又跳出來反對趙勝的意見,更是讓趙勝心中的不爽程度上了幾個級別,說話的語氣也明顯的露出了不客氣的味道:“不知虞卿有何指教?”
隻見虞信微微一笑,不緊不慢的說道:“數日之前,大王才遣蘇代往齊國,勸說齊王出兵援趙抗燕,今平原君又言令齊人出兵援趙抗魏,平原君以為齊人可應此事乎?”
虞信此言一出,趙勝就猛然醒悟過來,恨不得抽自己一個大耳光。
原來趙勝一時心切,竟然已經忘了前幾天趙丹才剛剛派出蘇代第二次出使齊國,希望齊國能夠助趙抗燕之事了。
且不說齊國願不願意出兵,就算齊國願意出兵,那也肯定隻援助一個方向。想要讓齊國又幫打魏國又幫打燕國的,這以為齊國是你趙國的保姆,說啥人家就幹啥嗎?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齊國絕對不會答應這種同時兩線作戰的要求。
這一下不隻是趙勝,就連一旁趙勝的兩個盟友趙豹和樓昌都有點無語了。
大哥,你才剛剛在虞信麵前敗了一陣,現在又跳出來送這麼大一張臉去給虞信啪啪啪的打?你這是拿我們公族派其他人做寶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