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內賊(六更求訂閱)(1 / 2)

公元前260年10月13日,夜。子時兩刻。

長平關。

雖然此戰被稱為長平之戰,但長平關其實並不位於戰場的最中央,而是處於戰場的西北方,和羊頭山、故關以及關嶺山一起構成了趙軍的最後一道防線“百裏石長城”,保衛著趙國大軍的後路。

也正是因為長平關的位置極其重要,加上由於地形的原因又直接麵對秦壘壁最北邊的丹朱嶺據點,所以雖然這裏隻不過是一道小小的關隘,但是趙國大將軍廉頗還是在關隘之上常駐了整整五千將士。

五千人聽起來不多,但由於長平關麵前屬於一個漏鬥式逐漸收緊的峽穀地形,因此即便秦軍大舉來攻,能夠擺在長平關正麵來強攻的其實也不過就那麼一兩千人馬。

考慮到守城方需要的守軍數量往往隻是攻城方的幾分之一,所以五千人已經是綽綽有餘,甚至可以說是多得有些過分了。

而且長平關距離趙軍韓王山大營不過十餘裏,一旦戰事爆發的話最多半個時辰便能夠同時得到來自百裏石長城一線友軍以及韓王山趙軍主力的支援,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所以雖然戰鬥已經持續了整整三天的時間,長平關也經曆了好幾次秦軍的攻擊,但是秦軍除了在關隘麵前的平地上留下幾百具屍體之外,其他一無所獲。

這一切讓長平關的最高指揮官趙國校尉中行盾心中既喜且憂。

中行盾今年已經四十有二,一張臉龐飽經風霜,整個人身材高大麵容粗獷,是典型的燕趙男兒模樣。

雖然已經是深夜時分,但是中行盾卻並沒有馬上入睡,而是像往常一樣來到關隘之上巡視。

粗大的火把在長平關的關牆上熊熊燃燒著,居高臨下的火光將關牆下的地麵照的亮亮堂堂的,甚至還可以看到幾抹刺眼的暗色,那是這幾天來戰鬥所留下的痕跡。

一想到這裏,中行盾就不由自主的歎了一口氣。

“秦人,何不來也!”

雖然說長平關這三天來也經曆了一些來自丹朱嶺方向的攻勢,但是那都是一些試探性的小規模攻勢,每一次來進攻的秦國人不過一兩千,根本就是無關痛癢。

秦國人對長平關的忽視,讓中行盾非常不滿。

沒有秦國人把腦袋送上門來,中行盾和長平關上下這五千將士還怎麼立功嘛!

但是抱怨歸抱怨,中行盾還是認認真真的在長平關的關牆上來回巡視了一圈,確認了諸多防禦措施都有效,各處守夜的趙軍士兵們也都各司其職,這才放心的走下了關牆,朝著自己的營房走去。

片刻之後,剛剛卸甲的中行盾正準備上床休息,房門處卻突然響起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

打開門,一名二五百主(千夫長)急匆匆的出現在了中行盾的麵前:“校尉,似有不妥!”

中行盾愣了一下,開口問道:“甚事?”

二五百主走入房中,左右看了一下之後關上房門,低聲道:“上莊、下莊兩處哨兵,已有六個時辰未複命矣。”

在長平關的右側大約數裏之外,也有一座狹小的穀口,穀口後有兩個莊子,因為一個上遊一個在下遊而被命名為上莊、下莊。

戰爭爆發後,這兩個莊子之中的百姓早就已經逃難去了,因此中行盾便在這兩個莊子之中派駐了一個百人隊,以免被秦軍偷襲。

上下兩莊所麵對的是秦軍陣地丹朱嶺西北側數裏的仙公山,仙公山地勢極為崎嶇,而且盡是狹窄無比的山路,根本不可能讓大軍通行,所以在中行盾看來,有個百人隊駐紮在那裏示警就足夠了。

而且為了以防萬一,中行盾還在上下兩莊之後的一座名叫堯山的地方駐紮了一個五百人的隊伍,隨時準備支援上下兩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