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差不多兩個月。
這一天晚上,趙括率領著自己的運糧隊,護送著上萬民夫和數千車糧食,浩浩蕩蕩的抵達了故關。
根據慣例,趙括和運糧隊都在故關宿營一晚,第二天早上啟程,傍晚時分正好可以全部抵達泫氏城。
在經曆了這幾個月的軍旅生涯之後,趙括整個人的膚色變得黝黑了許多,一張臉龐上十足的銳氣基本被磨平,舉手投足間多了一股沉穩的風範。
如果說先前在覲見趙丹之時的趙括還有幾分公子哥的模樣,那麼如今的趙括看上去已經完全是一個真正的軍人,甚至已經隱隱有了些帶兵將軍的模樣了。
這兩個多月來的軍旅生活對於趙括的改變無疑是極為明顯的。
和往常一樣,趙括在夜間巡視完畢之後便回到了自己的帳篷,挑燈夜讀起來。
由於一直是在行軍之中,所以趙括讀的當然不可能是那些笨重無比的竹簡,事實上趙括讀的是一本帛書,一本隨著趙括母親的密信而送來的帛書。
說是帛書,其實也就是三張帛紙罷了。
但是這三張帛紙之中的任何一張拿出去,都絕對屬於不傳之秘,讓整個世界的人都為之瘋狂。
因為這三張帛紙的表麵赫然用趙國金文寫著《行軍》《謀攻》以及《作戰》。
根據趙括母親派來信使的說法,這三篇兵法,乃是出自於大名鼎鼎的吳國兵家代表人物孫武之手,為《孫子兵法》十三篇中的三篇,機緣巧合之下為趙母所得。
涉世未深的趙括十分輕易的就相信了這個說法,但是他並不知道事實上這三篇兵法乃是來自於趙國宮城,而且之所以隻有三篇,是因為他那位穿越者君王隻記住了這三篇內容,而且還沒有記完整···
真正的《孫子兵法》全篇,此刻應當還在孫武後人的手中。
但即便如此,就是這三篇加起來總共都不到一千五百字的兵法,仍然為趙括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在這個文盲率超過百分之九十五的時代,知識是無比寶貴的。
而且這年頭的人除了孔子之外,又都喜歡敝帚自珍,知識通常隻會傳給自己的後代以及少數親傳子弟。
就拿趙括來說,趙括所謂的熟讀兵書,其實也不過就是將他父親趙奢一生所著的兵法和筆記給背熟罷了。
這就是為什麼藺相如批評趙括的時候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爾。”
事實上趙括倒是想讀別的兵書,也沒有兵書給他讀啊。
所以這三篇孫子兵法對於趙括這種醉心兵法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啊。
隻見趙括一個人坐在帳篷之中,就著油燈的光芒一邊看著麵前的帛紙,一邊搖頭晃腦的念著:“兵非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並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於人。“
趙括來來回回的將這段話給讀了足足四五遍,越讀越是眉飛色舞,終於忍不住一拍大腿:“原來如此,秒,秒啊!以此觀之,吾前之想法,何其謬也!”
趙括越想越是激動,幹脆站了起來,不停的在帳篷走來走去,一邊走一邊誦讀著,整個人的臉上都煥發出了無比的神采,越讀越是興奮。
油燈的光芒漸漸的暗了下去,趙括讀的入神,幹脆再三添油,細細揣摩手中這三篇兵法,不覺竟已經是讀了整整一個晚上。
當沉浸在兵法之中的趙括驀然驚醒的時候,絲絲的光明已經開始通過營帳的縫隙投射進來了。
光明即將降臨到這個世界,又是一個新的白天。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一陣尖利無比的鉦聲伴隨著成片的驚叫聲傳進了趙括的耳中。
“敵襲!!!”
https://8./book/32088/19727580.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