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一更)(1 / 2)

就在範睢話音剛落的瞬間,趙國的大臣們之中就立刻有人開始站出來反駁範睢的話,而秦國的大臣那邊也同樣是不甘示弱,雙方你來我往,各呈口舌之利,一時間大廳之中好不熱鬧。

端坐在東邊主位之上的趙丹,看著範睢投來的熱切目光,微笑不語,心中卻在暗自思量。

眾所周知,縱橫家或者說外交家們所最喜歡運用的一種語言修辭手法就是——誇張。

這個誇張可以表現在很多方麵,比如說誇大君王們國家所麵臨的危機,讓君王們束手束腳,不敢輕易采取對抗;又比如說誇大君王們國家的實力,讓君王們從原本的猶豫不定變成果斷出擊。

很顯然,方才虞信和範睢所采用的都是第一種修辭手法,也就是通過誇張自己國家的實力來恫嚇對方,意圖以此來讓對方退讓。

在趙丹看來,這顯然是一件非常難以做到的事情。

後世有一句名言是這麼說的:“談判桌上的東西,永遠都不是靠嘴皮子得到的,而是靠坦克和大炮打出來的。”

這句話其實是頗為中肯的。

就以眼下的情況來說吧,如果說趙國能夠把剛剛虞信在話中所說的那些地方全部打下來的話,那麼秦國的意願如何其實就已經不再重要了。

地我都拿了,你難道還能讓我吐出去不成?

但眼下趙國隻不過是在長平戰場之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而且這優勢還未必能夠就能夠轉化為勝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人很顯然是不會輕易退讓的。

對於這一點,趙丹其實早就有了清楚的認識。

事實上在趙丹想來,秦國人眼下所能夠答應的條件,估計就是範睢剛剛提出來的那個秦趙平分上黨了。

如果以雙方目前的實際控製區域來看的話,兩國還真就是各自占領了一半的上黨郡。

所以範睢的意思說白了就是希望秦趙兩國能夠以眼下的實際控製線作為停戰線,無條件的結束這次長平大戰。

除此之外,趙國任何一個超出範睢話語之中的條件,都不可能夠得到秦國的允許。

對於這一點,趙國顯然是不可能接受的。

如果真的要以實際控製線來作為停戰線的話,那麼長平關和長子縣就要通通歸入秦國的手裏。

長平關是北上黨盆地的入口之一,而長子縣則是北上黨盆地的一部分,秦國一旦得到了這兩個地方,就能夠得到一條隨時隨地自由對北上黨乃至整個趙國發動進攻的捷徑。

趙丹不可能答應這個條件。

所以說雙方的條件一開始就是談不攏的。

既然談不攏,那為什麼還要談呢?

在趙丹看來,這個時候和秦國舉行會談,其實對趙國是有兩方麵的好處。

首先趙國答應和談,就等於是告訴秦國,我並不想和你來一次你死我活的大戰。

否則的話,一旦秦王稷也發了瘋像趙丹一樣全國老少齊上陣,那麼就算是這一場大戰趙國能夠獲得最終勝利,也隻不過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其次,趙國答應和談,對於正在北邊瘋狂背刺趙國的燕國,多少也是一種威懾和警告。

隻要等到趙國和談完畢之後,那麼從長平地區抽出手來的趙軍就可以北上去應付燕國軍隊了。

所以當燕國君臣在聽到趙國和秦國會談的時候,心中多多少少都會感受到一些壓力,在接下來展開的進攻行動中,可能就會變得猶豫不決,束手束腳。

當然了,和談這個選項也並不都是全然有利的,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趙國的盟友們的作戰意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