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一更)(1 / 2)

在秦王稷說出這番話之後,趙丹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實說,秦王稷這個條件,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如果要讓剛剛穿越的趙丹知道長平之戰居然能夠打成這麼一個結果,那麼趙丹怕是嘴巴都要笑歪了。

但問題在於此一時,彼一時。

現在的趙丹可不是曆史上那個趙孝成王,如今的趙國也和曆史上那個慘敗的趙國有了天壤之別。

所以這時候再用過去的經驗來看待長平之戰,再用過去的曆史來對待這一次和談,那恐怕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要跳出曆史的條條框框,實事求是的看待問題嘛。

所以趙丹很快就抬起頭來,對著秦王稷露出了一絲笑容,緩聲道:“秦出上黨郡,陶郡歸魏,宜陽歸韓。”

談判這種東西,其實也和做生意一樣,一開始基本上都是談不攏的,那麼就要慢慢的討價還價。

當然了,討價還價的意思可不是隻能一方退讓,而是你讓一點我也讓一點,大家相互妥協,慢慢的才能夠全部談成。

既然秦王稷已經率先做出了讓步,那麼趙丹自然也是要讓一點的。

因此這一次趙丹將自己所提出來的四個條件主動減成了三個,放棄了原本要求秦國割讓給趙國的河東郡。

說實在的,之所以提出河東郡,其實也就是趙國的一種談判策略罷了,趙國上下一開始就不覺得自己能夠在不打進河東郡的情況下逼迫秦國人割讓這一晉國興起之地。

對於現在的趙國來說,穩穩的拿下上黨郡就足夠了。

然而即便如此,這個條件看上去似乎也並不能夠讓秦王稷感到滿意。

在秦王稷看來,秦軍退出上黨郡的話損失就已經是足夠慘重了,居然還要再把宜陽和陶郡這麼兩處經濟和工業要地割讓出去?這根本接受不了。

所以秦王稷想都沒有想就直接果斷的說道:“此事不可!趙王,汝莫要得寸進尺。”

“得寸進尺?”趙丹忍不住笑了起來,輕輕的搖了搖頭,盯著秦王稷道:“秦王,如今楚國已得郢都,複興在望,難道汝便眼睜睜的看著楚國興起乎?”

秦王稷重重的哼了一聲,聲音之中帶著明顯的惱怒:“汝莫要忘了,寡人之武安君尚未敗於汝趙國之手!”

趙丹眉頭微微一皺,心知秦王稷這是在提醒自己——有白起,秦國就有翻盤的機會!

但趙丹馬上就展顏笑道:“武安君又如何?白起雖善戰,亦未勝趙於長平也,寡人亦有上將廉頗,又何懼白起乎?”

既然是討價還價,那麼自然就是雙方各自亮籌碼,比如客人說你這個貨有點舊應該放很久了,得少一點錢,然後店主說我這個貨沒放多久,前幾天剛拿出來的,店裏灰塵多而已……

趙丹和秦王稷目前所做的爭論,本質上來說也是相差無幾。

秦王稷的眉頭皺的更深了,沉默了一會之後開口道:“除長平外,端氏可還於韓。”

“端氏?”趙丹搖了搖頭,露出了嗤之以鼻的神情,道:“端氏本為上黨郡之地,乃是趙國所有,秦王何能以歸韓?寡人可勸韓王然不索這宜陽城,但秦國需割沁水、皮牢與韓!”

“沁水,皮牢?”秦王稷的臉色有些難看。

雖然說趙丹放棄了替韓國索要宜陽的要求,看似做了不小妥協,但是趙丹新要求之中的沁水和皮牢,也不是那麼好割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