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1月15日,長平。
隨著冬天的到來,白色已經成為了這個世界的主旋律。
雖然今天並沒有下雪,但是從大糧山顛往四處望去,卻仍舊能夠看到那一望無垠的白色。
一陣寒風呼嘯而至,從盔甲的縫隙之間鑽入趙括的體內,讓趙括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
放眼望去,大糧山上下帳篷無數,但是出現在趙括視線之中的趙軍士卒卻少得可憐。
冬老爺的威力無論在哪一個時代,都不是人類所能夠正麵抗衡的。
事實上如果不是必要的話,趙括也不希望離開帳篷,至少在帳篷裏大家還可以擠著取暖。
一個聲音從趙括的前方傳來:“以汝之家境,想來得一裘袍保暖當是不難。”
說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國的大將軍廉頗。
廉頗就站在趙括的麵前,高大的身軀甚至比趙括還要高出半個頭。
趙括縮了縮脖子,笑道:“某之麾下有一士卒患傷寒之症,故以裘袍為其保暖···阿嚏!”
一陣冷風吹到,趙括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廉頗並沒有回頭,而是冷冷的哼了一聲。
幾息時間過後,一條裘袍甩到了趙括的臉上,隨之而來的還有廉頗平淡的聲音:“穿上。”
趙括下意識的接住了裘袍,發現上麵似乎還帶著絲絲廉頗的體溫。
“大將軍,這···”
“穿上,此乃軍令!”
趙括心情有些複雜的將廉頗的裘袍穿在了身上。
廉頗這件裘衣好像有點大,穿起來其實也有些漏風的感覺,但是不知為何,趙括的心中卻有一絲暖意在悄然流動。
在來到前線之前,趙括的心中對於廉頗是頗為輕視的,覺得廉頗隻不過是一個垂垂老矣,已經完全沒有了雄心壯誌隻想龜縮求和的老不死罷了。
但是當趙括受趙丹之命來到了戰場,親自參與到了這場戰爭中之後,這種印象開始漸漸的產生了變化。
無論是在故關也好,屯留城也罷,趙括在和秦軍的交手之中深切的感受到了秦軍戰鬥力的強大,更和司馬靳以及王翦這樣的秦國新生代將官進行了一番麵對麵的“親切交流”。
在這兩次死裏逃生的經曆之後,趙括完全推翻了自己的想法,開始對自己進行了反省。
隻不過是像王翦和司馬靳這樣的將官就已經如此出色,那麼能夠統領六十萬秦軍橫掃天下無敵手的那位武安君白起,又該是何等驚才絕豔的人物?
而能夠和這位武安君白起對抗如此之久,並且僅僅不過是稍落下風的廉頗,真的就是和趙括之前所想的那般差勁嗎?
趙括終於明白了過來,自己的確是小看了天下英雄,也高看了自己。
至少現在的趙括,還並沒有達到白起或者廉頗這樣的境界,也並沒有擁有能夠和他們平等過招的實力。
但好在趙括醒悟得並不晚。
趙括看著廉頗,心中暗想:“有朝一日,吾定也要如大將軍這般率軍征戰沙場,得勝歸國!”
是的,廉頗馬上就要回國了。
在出征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之後,隨著秦王稷和趙丹在清河之會中簽訂了合約,秦趙兩國已經全麵停戰,秦軍也早在幾天之前就已經開始按照雙方的協議撤軍。
此時此刻趙括和廉頗站在大糧山之上,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到一隊隊秦軍從丹河對岸的光狼城大營之中走出,朝著西邊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