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59年1月31日。
雖然是隆冬時節,但是今日的邯鄲卻無比的火熱,大街小巷之中無數人頭聳動,紛紛朝著城外趕去,就連空氣中也充滿了熱烈的氣氛。
為什麼會如此呢?這是因為早在數日之前城中就已經出示的告示。
趙國的國君趙王丹將在這一天於邯鄲城外召開大會,獎賞那些在長平之戰以及和燕國之戰中作戰有功的將士。
所以太陽才剛剛升起,邯鄲城之中的諸多民眾就紛紛湧出了城門之外,來到了這一次大會的舉辦地點。
這次大會的舉辦地點就位於邯鄲的宮城和郭城之間這條大馬路旁的平原邊上。
就在距離馬路大約兩裏地的地方,一座龐大無比的軍營矗立在此,無數趙國民眾猶如一條長龍般排著隊來到軍營的大門麵前,井然有序的進入了軍營之中。
這座軍營顯然經過了特別的改造,軍營的麵積極其的龐大,但卻是大部分地方都空空蕩蕩的,看上去似乎是為了專門容納這些民眾而建。
不僅如此,在軍營之中還有整整一萬名全副武裝的趙國士兵在維持著秩序。
這些趙軍士兵們一個個神情冷厲,腰杆挺直,身材高大,眉宇之間帶著一種讓人不敢接近的氣息,一看便是經曆了多次戰鬥的趙國老兵,引來經過的趙國群眾不少讚歎。
一名看上去大約四十歲出頭的大嬸拉著身邊一名年紀大約十來歲的少年語重心長的說道:“小郎,汝且看看,這便是咱趙國的兵士!汝日後也要這般上陣殺敵才是。”
少年縮了縮頭,有些害怕的說道:“娘呀,上戰場怕是要死人的哩。”
大嬸聞言勃然大怒,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少年的頭上,喝道:“汝既為趙國兒郎,怎可如此貪生怕死?若不去那戰場上搏個功名,家裏又怎有餘糧喂養於汝?”
憤怒的大嬸唾沫四濺火力全開,直罵得少年唯唯諾諾不敢開口應答。
但從少年的神情之中不難看出,他對於自己娘親的話其實還是有些不以為然。
在這些維持秩序的士兵們的引導下,看熱鬧的趙國群眾們很快就來到了軍營之中。
雖然說距離公告之中所宣布的正午時分還有將近一個時辰,但是在此處已經是人頭聳動,熙熙攘攘。
這也不奇怪,要知道趙國以前也經常對有功將士進行獎賞,但是那一般都在封閉的軍營之中舉行,尋常老百姓根本就沒有機會一睹其中的盛況,像這麼一次公開的大會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第一次就代表著新鮮,新鮮就代表著有人願意看,而且還是很多人願意看。
一傳十,十傳百之下,幾乎小半個邯鄲城之中的人都傾巢而出,早早的來到了這處軍營之中。
此時此刻的軍營之中人潮洶湧人山人海,一眼望過去黑壓壓的人頭聳動,端的是壯觀無比。
但人多歸多,總體的秩序還是相當不錯的,這主要是因為邯鄲城中上千名官吏都在這裏維持秩序,更重要的是軍營之中隨處可見的那全副武裝、手中刀劍閃閃發光的趙軍士兵。
告示之中早就已經清清楚楚的說明了:“凡大會中擾亂秩序者,斬;盜竊者,斬;傷人者,斬···”
有好事者數了一下,在這份告示之中整整出現了一十八個“斬”字。
這些斬字可不是開玩笑的。
這不,才過了剛一刻鍾的時間,就有將近四十具屍體被拖出去了···
這對於秩序的良好運行起到了很大的保證。
在這處大營的正中央有一座高台,這座高台足足有十餘丈高,無論站在軍營的任何一處都可以看到這座高台。
除此之外,在營地之中每隔百米就有一個兩人高的、類似於微型瞭望台這麼一個隻能夠容納一個人站立的微型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