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魏王圉,就連另外一邊一直在饒有興致的充當著圍觀群眾的韓王然,也被趙丹的這番話給驚到了。
這兩位國君雖然事先對趙丹的企圖都有所預料和猜測,但是無論是魏王圉也好韓王然也罷,都完全沒有想到趙丹竟然提出了這麼一個石破天驚般的要求!
其實吧,這個年代這種事情還真不少見。
在這個年代,君王們經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安排自己這邊的大臣去別的國家當相邦。
比如說張儀在秦國失寵後就被安排去了魏國當相邦,比如說趙武靈王安排樓緩去當秦國相邦,比如說齊湣王安排孟嚐君田文去秦國當相邦等,這些都是最近幾十年的例子,往上數還有更多。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一個是因為這年代確實換國家就和跳槽公司一樣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另外一方麵則是因為君王們覺得這樣能夠對他國的國策產生有利於本國的影響。
但問題在於,魏無忌這個人選,也太絕了一點吧?
全世界的都知道魏無忌剛幹了什麼膈應魏王圉的事情,魏王圉現在怕是殺了魏無忌的心都有,趙丹居然還要魏王圉答應讓魏無忌當相邦?
可趙丹偏偏就是這樣想的。
像這樣的同盟,本身需要的就是三國之間的精誠合作。韓王然看上去還算配合,但是這個魏王圉嘛顯然就不是一個會配合的主,甚至很有可能會猛扯趙國的後腿。
在這樣的情況下,第一個思路當然是搞政變,推一個傾向於趙國的新國君上位。但是考慮到胡衣衛目前在魏國還不成氣候,魏國政壇又是親秦派掌權,政變成功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
那麼就隻有第二種思路,讓一位傾向於和趙國合作的人去出任魏國相邦。
考慮到魏國之中的親秦派實力強大,那麼這個人應該擁有或者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支和親秦派分庭抗禮的力量。
考慮到三晉同盟會經常聯合作戰,這個人應該還得對魏國軍隊有一定的影響力
考慮到這年頭所謂的同盟經常會反水,所以這個人最好還要擁有敏銳的判斷力和出眾的大局觀,知道三晉同盟破裂對於魏國長遠來說並沒有什麼好處。
綜合上述條件,難道還有比信陵君魏無忌要更加完美的人選嗎?
當然了,考慮到魏無忌的才能是如此的出色,其實這個計劃的風險也是有的。
如果魏國在魏無忌的率領下變得強大起來,那麼趙丹就是養虎為患了,而且是大患。
說實話,像魏無忌這樣百年一遇的大才,那當然是收為己用最好。
然而作為穿越者的趙丹非常清楚曆史上竊符救趙之後的魏無忌可是十分果斷的拒絕了在趙國為官的提議,所以趙丹也隻能退而求其次將魏無忌安排回魏國,以鞏固三晉聯盟。
畢竟計劃嘛,總是要冒一些風險的,這世界上哪有百分之百成功而且毫無風險的計劃?
再說了,就現在這個情況,將來魏無忌就算想要幹點什麼肯定也要麵臨魏王圉的強力掣肘,這對王兄王弟的爭鬥絕對會讓魏國陷入嚴重的內耗而無法發展起來,隻能乖乖的當趙國的小弟。
這一切早就在趙丹的心中盤算好了,現在隻是將它實施出來而已。
趙丹笑眯眯的看著完全失態的魏王圉,道:“魏王似乎有些意外啊。”
失態的其實並不隻是魏王圉,還有另外一邊的韓王然。
但是在這個時候,趙丹顯然是不會去理會韓王然的。
在大殿的下首,三國群臣雖然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仍舊紛紛投來詫異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