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其他國家君主們的小心思,趙丹完全就是一無所知,而且就算趙丹知道了,他也不會去理會這些東西。
俗話說得好,打鐵還需自身硬,隻要趙國自身夠硬,管他什麼敵人那通通都是紙老虎。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整整半年,秋天來了。
又是一次會議在趙國邯鄲龍台殿之中召開了。
趙丹精神奕奕的坐在最上首的王位之上,看著一旁的廉頗說道:“大將軍,最近燕國方麵可有何異動?”
廉頗搖了搖頭,聲如洪鍾的說道:“燕國人這段時間可是老實的很。”
廉頗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的表情看上去多少帶著幾分失望的神色。
看上去因為燕國人真的沒有來挑釁,所以廉頗覺得很不高興。
對於廉頗這樣的將軍來說,沒仗打是一件非常難以忍受的事情。
在這幾個月之中,燕趙邊境其實爆發不少次小衝突,但是由於燕國方麵的克製,所以說目前還並沒有造成大規模的摩擦。
趙丹又問道:“南北兩軍的訓練如何了?”
南北兩軍的指揮權並不在廉頗的手裏,但廉頗是趙國的大將軍,軍方的最高領導人,因此對於新軍的訓練還是有權過問和知情的。
廉頗答道:“回大王新軍已初步成型,可堪一戰!”
“可堪一戰?”趙丹聞言就是一愣,但馬上就反應了過來。
對於能不能作戰,廉頗的標準和趙丹的標準是不一樣的。
對於廉頗這樣的老將軍來說,上戰場才是最好的訓練方式,死亡就是最好的淘汰方式。
等到十名士兵裏麵死到隻剩一個人,那麼剩下的這個人自然就是一名成熟的精銳老兵了。
雖然廉頗素來有愛兵如子的名聲,但是在這一點上廉頗還是和其他戰國時代的將軍一樣。
這也算是時代的局限性了。
對於這種方式趙丹當然是不能認同的。
要知道趙國的人口在戰國七雄之中雖然並不是最少的,但也就是中遊水平,距離人口最多的秦國還是差了一截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趙丹當然希望趙國的士兵們死亡的數量是越少越好。
所以趙丹開口道:“寡人之見,訓練不可放鬆,務必要精益求精!”
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嘛。
廉頗喏了一聲,但是能不能聽進去就天知道了。
趙丹微微點了點頭,又轉頭看向了另外一邊新上任沒有多久的趙國中尉李伯,問道:“李卿,新任命下去的官員如今如何了?”
作為中尉,李伯所負責的便是“上計”,也就是趙國官員們的業績考核。
李伯答道:“回大王,目前來看,官員們皆是盡心竭力以報大王。”
趙丹聞言,忍不住撇了撇嘴,盡心竭力報效王恩?這種話連趙丹自己都不相信。
不過從各地所潛伏著的監察衛報上來的情況來看,目前來說趙國的官員們還並沒有露出來太多的馬腳,至少還都在做事。
一個官員,做錯事其實並不可怕,畢竟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隻有犯錯才能吸取教訓更好的進步。
真正可怕的是什麼也不做,也就是所謂的懶政。
從目前來說,趙丹對於趙國官員階級的現狀當然算不上是特別滿意,但打一個及格分應該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