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臨淄,王宮。
齊王建現在很苦惱。
在齊王建的麵前,兩派齊國大臣已經吵成了一團。
大司行田炎高聲道:“如今秦楚相爭,趙國無暇南顧,正是齊國崛起之良機!大王隻需順勢南下攻楚,便可輕易開疆拓土,如此美事,如何不為?”
說著田炎捧芴轉身,朝著上首的齊王建鄭重一禮,道:“臣請大王務必連秦伐楚,複威王、宣王時大齊雄風!”
很顯然,田炎是主戰派。
作為齊國的王族,田炎在齊宣王時代出生並成長,那時候正是齊國威震天下,獨霸東方的時候。
但成長為少年的田炎,又親眼見證了齊湣王時代眾叛親離五國伐齊、導致齊國從巔峰跌落的悲劇。
終於到了成年,田炎憑借著自己的身世加入了齊國的政壇,在齊襄王時代步步上升。
然而也正是在這段時間之中,齊國連遭失敗,被趙國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全然不服當年雄威。
如今到了齊王建時代,田炎終於成為了齊國重臣,這位心心念念想要讓齊國複興的大司行,似乎看到了齊國複興的時機在向自己招手。
如果田炎現在坐在王位之上的話,那麼恐怕此刻的他早就已經斬釘截鐵的下令出兵了。
隻可惜田炎並不是齊王,所以他在說出這句話之後必須要等待著齊王建的答複,以及來自政敵的反對。
田炎的政敵是誰?
當然就是另外一位“齊國五大官”大司田周奮了。
周奮和田炎,已經是一對超級老冤家了。
兩人之間的恩怨並不是來自於相互之間,而是主要來自於那位如今已經定居於趙國的齊國大功臣——田單。
田單是周奮的恩人,並且一手提拔了周奮。
而田炎卻是齊襄王的忠實走狗,同時也是刁難田單最多的那個人。
周奮和田炎正是因此而水火不容。
可以這麼說,凡是田炎同意的,周奮一定就會反對,無論任何事情都不例外。
而且周奮這個人除了和田炎抬杠之外,其他事情都還做得相當的出色,讓齊國上下君臣都十分的滿意。
就比如說自從周奮出任大司田以來,齊國的糧食產量節節上漲年年豐收,無論是農民的家中還是齊國官府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
之所以齊國能夠毫無壓力的朝趙國輸送大量糧食而自身卻絲毫無損,除了因為齊國並不需要負擔軍糧之外,很大一部分功勞就是來自周奮。
再考慮到這是一個“民以食為天”的時代,可以說周奮隻要是不自己作死去謀反,那麼無論是那一位齊王上台,周奮的位置都是無比的穩固,根本不擔心會被撤換。
所以周奮擔心什麼呢?周奮一點都不擔心,完全無所顧忌。
不就是嘴炮麼,來,戰個痛快啊!
就在田炎發言完畢之後,周奮立刻就發出了一聲冷笑,捧芴出列。
看到周奮出列,無論是其他的齊國君臣也好,還是當事人田炎自己也罷,都露出了一副“你果然來了”的表情。
周奮朝著上首的齊王建深施一禮,然後才施施然開口:“田炎,國之佞臣也,臣請大王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