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破解圍秦救楚,範睢有三計(第二更)(2 / 2)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稷並不覺得拉攏韓魏兩國有什麼太大的操作性。

範睢對於這一計被否定似乎並不意外,繼續道:“其二,若趙軍攻河東,則大王可遣使往燕國,令燕國再攻趙,如此趙國必有顧忌而不能全力攻河東矣。”

秦王稷想了想,覺得這一計應該是可以吸引一下趙國人注意力的,但是有沒有作用嘛……不好說。

長平之戰的時候燕國人不也一樣的背刺了一波趙國嗎?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反倒被趙國的龐煖狠狠的陰了一波,死了好幾萬人。

在經過這件事情過後,秦王稷基本上對於燕國的戰鬥力就不報多大指望了。

於是秦王稷道:“此計尚可一用,第三計又是如何?”

範睢笑了笑,道:“其三,大王可遣一得力大將秘密前往河東郡,日夜操練兵士靜待趙軍到來,若趙軍懈怠可攻之,若趙軍勢強則守之。趙軍既攻河東,則必不能南下援楚。楚無援軍則必敗無疑,待到破楚之後王齕大軍回援,趙軍定無功而返矣。”

範睢這一計,其實並沒有什麼好新鮮的,就是一個守字。

河東郡守住,楚國方麵維持不變,繼續強攻。

但是秦王稷在聽完了範睢這番話之後卻忍不住眼前一亮,讚了一句:“範君此言,善!”

當年圍魏救趙,為什麼魏國最終會吃了大虧,秦王稷可是很清楚的。

那是因為魏國君臣被齊國軍隊一直磨磨蹭蹭不參戰的表象給蒙蔽了,覺得齊國人被強大的魏國嚇破膽了,隻是做做樣子。

所以等到邯鄲被攻破,齊國大軍突然一日百裏奇襲大梁城的時候,魏國根本沒有準備,於是大將龐涓不得不帶著根本沒有來得及修整的魏國中央軍主力倉促離開邯鄲南下回援大梁,然後被以逸待勞的齊國大軍擊敗。

如果當時的大梁城之中有足夠的守軍,那麼龐涓就沒有必要那麼匆忙,隻要讓龐涓手下的中央軍能夠喘上幾口氣多修整個十天半月再南下,以齊國技擊之士和魏武卒之間的戰鬥力差距,孫臏能不能贏龐涓真不好說。

從如今秦王稷所麵對的情況來看,趙國至少要等到戰事出現重大轉折之後才肯發兵,這就給了秦王稷應對的時間。

隻要秦王稷先派一名大將去河東郡操練一番郡兵,幾個月下來戰鬥力基本上也就有了,想要指望這些郡兵去打趙國精銳南北軍估計有點難,但是用這些郡兵守守城想來問題還是不大的。

要知道秦國的地形和魏國不同,大梁城附近全是平原根本沒有什麼險要關隘,河東郡的東邊卻有太行山天險,南邊還有函穀關作為呼應,防守起來要比魏國容易太多。

隻要秦國河東這邊不被趙國的突襲打亂陣腳,那麼等到王齕順利幹翻了楚國並且回師,那秦王稷就能夠騰出手來,從容的應對趙國了。

別忘了,雖然在趙國的手中接連吃了兩場大敗仗,但秦國的家底畢竟太過厚實,如今的秦國可還是天下第一呢,隻不過對趙國從大占上風變成略勝一籌而已。

秦王稷心中念頭千回百轉,不過短短幾個瞬間便已經有了定計,開口道:“既如此,便以範君之言,令王陵赴河東郡操練郡兵,應對趙國西進!”

https://8./book/32088/20230849.html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