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刺殺(第三更)(1 / 2)

十萬人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再加上這緩慢的行軍速度,整支大軍完全離開這個地方沒有一個時辰怕是不可能。

趙丹當然不會有那個閑工夫在這裏傻傻目送,所以在發表了這麼一番激勵人心的演講之後,趙丹很快就起駕回宮了。

南大營距離趙丹比起北大營來說要遠了不少,路上花費的時間也不少,足足兩個多時辰。

趙丹坐在馬車上,身體隨著車輪的滾動而上下起伏,很顛簸。

不得不說這種感覺非常的不舒服,讓趙丹無比的懷念起自己穿越之前那個世界的汽車。

就算是來個QQ、F0之類比較便宜的,那也比這馬車要強多了啊!

於是趙丹覺得,自己應該很有必要考慮一下修建馳道的事情了。

如果趙丹沒有記錯的話,曆史上的秦始皇在統一全中國之後,就曾經修建過一個遍及全國的馳道網絡。

據說這個馳道能夠讓馬匹在上麵達到日行千裏的速度,而且還能夠加快軍隊的調動速度,同時減小補給的消耗。

聽起來似乎還挺給力的樣子。

但是趙丹又想了一會,最後還是打消了這樣的想法。

原因也非常簡單——沒錢。

別看趙國如今商業發達,但是由於連年用兵的緣故,錢財的消耗也是非常大的。

在去年的長平之戰和齊國“借”糧食的時候,趙國就為了這些糧食付出了大筆的金錢。

等到長平之戰得勝歸來之後,趙丹又從趙國國庫之中花費了不菲的錢財給將士們作為封賞。

緊接著趙丹又成立了南北兩軍,這南北兩軍待遇也是相當豐厚的,整整十萬將士的軍餉這又是一筆大開銷。

如果不是前幾個月在三晉之盟的時候趙丹因為高基一事而從魏王圉那邊敲詐了一筆的話,趙國的國庫現在都有些維持不下去了。

不過現在好了,隻要把河東郡打下來,那麼以河東郡的富庶,想來河東郡那些城市府庫之中的金錢應該又能支撐個兩三年。

總的來說就是一句話,以戰養戰。

當然了,除了開源,節流也是有必要的。

趙丹已經想好了,等到這一戰打贏了,把河東郡拿下來了,原本應該封賞下去的金錢完全可以用田地來衝抵。

比如說,隻要願意放棄金錢獎勵的,直接多分一成、或者兩成的田!

當然了,鑒於如今趙國本土的田地已經被瓜分得基本不剩什麼了,所以這些新田隻能是在河東郡之中。

趙丹覺得,這種交換方式應該是很多趙國士兵可以接受的。

畢竟錢這種東西花了就沒了,而土地這種東西卻是長久保值的。

如果要在土地和金錢之中選一個,大部分的趙國將士應該是會選土地的。

中國人對於土地這種東西可是非常喜歡的,這一點不分什麼趙國韓國,也不分什麼漢朝明朝,曆史書上都寫的明明白白著呢。

每一次封建王朝的興替,其背後往往都是因為土地兼並而導致流民四起,最後產生大規模的暴亂起義,然後就是新朝上位舊朝退場。

如果說在後世金錢是萬惡之源的話,那麼在如今這個古代社會,土地也同樣是萬惡之源啊!

趙丹坐在馬車之上想得出神,一時間連顛簸的苦楚都有些忘卻了。

不知不覺間,邯鄲城已經遙遙在望,馬路兩旁的行人和馬車也開始多了起來。

這條道路乃是連接著邯鄲和大梁這兩座中原大都市的主幹道,而邯鄲和大梁又是此時此刻中原最為繁華並且遠離戰亂的兩座大城市,因此路上的行人車馬可以說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