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更)(1 / 2)

鹹陽,鹹陽宮。

秦王稷坐在上首,臉色陰沉,一張老臉上肌肉不停顫動,嘴巴一張一合,發出的怒吼聲傳遍了整座大殿。

“王稽逆賊,寡人必誅其三族,方解心頭之恨!”

在秦王稷的麵前,幾名秦國重臣好像一隻隻鴕鳥一般把頭深深的埋了下去,完全沒有任何一個人膽敢抬頭和秦王稷對視。

不少人偷偷的將目光投向了坐在距離秦王稷最近之席的範睢,然後就發現這位一直以來不可一世的秦國相邦此刻噤若寒蟬,豆大的汗珠不停的從額頭上冒出來。

看到這一幕,許多人的心中就開始有些幸災樂禍了。

哼哼,你範睢不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嗎?不是權傾朝野不可一世嗎?現在好了,你的恩人王稽在河東郡搞出了這麼一件大事情,倒要看看你怎麼辦!

在這個時代並沒有什麼科舉,想要當官的話並不能夠通過考試上位,而是由其他多種方式而組成。

簡單的來說,主要有舉薦、自薦、立功、招賢、世官、蔭子等方法。

王稽之所以能夠從一個普普通通的秦國外交部中層官員一飛衝天成為河東郡郡守這樣的一方大員,就是因為範睢的舉薦。

但是這樣的舉薦可不是說嘴皮一張幫人家弄個官位就完事了,如果真是那麼輕鬆的話,那麼範睢的部下早就遍布整個秦國了。

舉薦,其實是一種非常慎重的考察方法。

舉薦人對於被舉薦人,其實是有著一個擔保的作用在裏麵的。

由於秦國有著上計這種年度考核製度,一旦被舉薦的人在上計的時候不過關,那麼舉薦人也要負連帶責任。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範睢舉薦了王稽,而王稽的表現不佳,那麼範睢一樣也要背鍋。

不僅僅是秦國,趙國也有大同小異的上計製度,其他戰國七雄也差不多。

有了上計製度的監督,舉薦的時候就不能夠瞎舉薦一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那些天天隻知道混日子的官員占據重要職位。

但也正是因為這其中的擔保關係,所以當現在王稽出事之後,範睢的麻煩就大了。

如果說王稽僅僅是什麼失職之類的罪名,那可能還會好一些。

但王稽現在可是叛國!

所有在場的人都知道,王稽現在就是已經鐵了心,準備把河東郡整個都賣給趙國人了!

那可是秦國整整苦心經營了幾十年,重要性僅次於關中本土的河東郡啊。

如果說關中支撐起了秦國的脊梁,那麼巴蜀盆地和河東平原就是秦國騰飛的雙翼。

考慮到現在巴蜀盆地還沒有得到完全的開發,因此被晉國經營了數百年,基本上已經完全開發完畢的河東郡對於秦國的重要性就更加的不言而喻了。

所以在秦王稷心中看來,王稽不但該死,而且就算是死上一千遍,一萬遍都不足以贖清罪孽!

憤怒的秦王稷在發了一通火之後仍然沒有消氣,而是用眼睛惡狠狠的盯著範睢:“範君,對於王稽此賊,汝有何可說?”

一聽這話,在場的諸多秦國大臣心中就是一跳。

來了,果然還是來了。

範睢聞言身體也同樣一顫,最後隻能無奈的出列,頓首而拜道:“臣識人無方,請大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