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郡,岸門。
在數十年前,這裏曾經發生過一場大戰,韓國在這裏被秦軍擊敗,不得不割地求和,並將當時的韓國太子韓倉送到秦國作為人質。
在這片土地落入秦國人的手中之後,由於岸門的地理重要性,這裏就成為了秦國在河東的一處重要軍事要塞之一,共有三千秦軍在此駐守。
天寒地凍,白雪皚皚,從天而降的大雪讓整個世界變得銀裝素裹,岸門城的城頭上巡哨經過的頻率也明顯減少了許多。
一小隊秦軍剛剛就結束巡邏,進入在城樓之中,坐在火爐旁邊,不停的捂著手,哈著熱氣聊著天。
“汝等聽說了嗎,三晉聯軍已然將大半個河東郡都占領,恐怕打到咱們這已是用不了多久。”
“放屁,大王不久之前才剛剛調撥了大量援軍從蒲阪渡過黃河增援安邑,隻要有那些援軍在,晉人就不可能越雷池一步!”
另外一名秦軍士兵聞言不由啐了一口,說道:“晉國?如今還有個甚的晉國哦。”
“那韓趙魏不是自稱三晉?”
“耶耶還自稱是河東郡守呢,別人說甚便信甚,汝的腦子呢?”
“哎,不管怎麼說,那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小心個甚,此處距離安邑足足有數百裏,難道那三晉能夠飛過來不成?”
“如今三晉聯軍的勢頭如此之強,恐怕攻到此處也是時間問題罷了。”
“胡說,至大王登基以來大秦便是橫掃山東諸國,少有敗績,三晉雖強,又如何能夠是吾大秦之敵?”
“哼,若是依照汝這般說法,那麼在閼與之戰和長平之戰中,咱大秦又是如何敗北的?”
“哎呀呀,汝怎麼老是拆台,來人啊,揍他!”
……
很顯然,岸門城中的秦軍覺得至少在此時此刻,這裏應該還不會被戰火所波及。
畢竟在這冰天雪地之中趕路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所以他們也並不知道,一直僅有千人的趙國部隊,已經悄悄的借助著大雪的掩護,來到了距離岸門城並不遠的地方。
率領著這支部隊的,正是年輕的趙國校尉趙括。
雖然在曲沃城的軍事會議之中韓國主將靳黈主動請纓,但是廉頗考慮再三之後,還是將這個攻取岸門的任務交到了“自己人”趙括的手中。
在趙括這支先鋒的身後,還有一支樂乘所率領的大部隊大約在正在朝著此地前進,落後趙括大約一到兩天的路程。
雖然說在河東郡安邑大營一戰中遭到了挫敗,但是在樂乘的擔保以及過往的功績下廉頗也並沒有多麼為難趙括,隻不過在打了趙括四十軍棍並削了一級官職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趙括必須要以軍功來將功贖罪。
對於趙括來說,眼下的岸門城便是為自己正名的最佳機會。
一陣冷風吹過,從衣甲的縫隙之中吹入,即便穿著足以抵擋寒冷的衣物,趙括還是忍不住打了一個哆嗦。
一名斥侯出現在了趙括的麵前,深一腳淺一腳的在雪地中有些艱難的朝趙括走來。
趙括和斥候兩人渾身是雪,猛一看去還以為是兩個雪人在雪中相對而立。
“如何?”趙括開口問道。
斥候答道:“岸門城牆之上巡哨稀少,城門緊閉,應當是沒有發現吾等之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