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趙丹所帶來的工匠和民夫們的努力下,僅僅幾天時間,一座像模像樣的大營就已經矗立在了洛邑郊外。
雖然隻是一座臨時大營,但是這座大營看上去仍然是法度規整,各種建築錯落有致,給人一種整齊莊嚴的美感。
雖然還是戰國時代,但是這時候的建築其實已經很有特點了。
在大營之外建有一座高台,高台之上有一大殿,殿前有六麵旗杆,趙國的紅旗便在中間偏右的那根旗杆上高高飄揚。
這旗杆是趙丹特地命人所設,看上去有種後世聯合國大會樓前一排排國旗的感覺。
在軍營之外,兩萬趙國精銳負責守衛大營的安全,所有閑雜人等一律不得靠近大營和高台。
趙國大營位於高台東北側。
就在高台建起的第二日,第二名國君到了。
來的是韓王然。
看著高台的這六根旗杆,韓王然麵露微笑,對著身邊的韓國相邦馮亭道:“這位趙王,倒是常有出奇之舉。來人,把寡人韓國的旗幟也掛上去!”
馮亭看著旗杆,若有所思。
韓國人將旗幟掛在了最右邊的旗杆上,然後將大營安在了高台的西南側。
第三個抵達的是秦王稷。
秦國車駕隆隆,兩萬老秦人精銳士兵昂首闊步,聲勢驚人。
看著麵前的高台旗杆,秦王稷一聲冷笑,道:“來人啊,將大秦旗幟掛上,記得掛在中央!”
秦、趙兩國旗幟並列中央,趙在右,秦在左。
秦國人將大營安在了高台西側。
第四個抵達的是魏王圉。
護衛著魏王圉的是一萬名魏國精銳士兵,一個個精神飽滿,士氣高昂。
魏王圉久久的注視著旗杆,突然開口對著身邊的段幹子說道:“寡人可否取秦國旗幟而代以魏國?”
段幹子身體一顫,賠笑提醒:“大王,秦國現如今尚是霸主之國也!”
魏王圉哼了一聲,深深的看了一眼並列位於六麵旗杆中央的秦國和趙國旗幟,恨聲道:“終有一日,寡人必將取而代之!”
魏國的國旗也掛了上去,但並沒有掛在趙國旁邊,而是掛在了秦國的旁邊。
魏國人將大營安在了高台的東南側,正好和秦、趙兩國大營都保持著同樣的距離。
第五個到達的是楚王元。
楚王元在一萬名楚國士兵的護衛下抵達,但是這些士兵們看上去隊列有些鬆散,士氣似乎也並不如何高昂,就連楚王元臉上的表情也並沒有多少高興和喜悅。
如今楚國境內糜爛的戰局,實在是讓人高興不起來啊。
楚王元眯著眼睛,打量了高台之上的旗杆半天,這才開口說道:“來人,將楚國旗幟掛上去,記得掛在趙國旗幟之旁!”
楚國人將大營安在了高台北側,緊靠趙國大營。
最後一個到達的,便是最晚得到消息的齊王建。
齊王建自信滿滿,帶來了一萬五千名齊國士兵,這些齊國士兵們個個腰身挺直,看上去頗為英武。
到了這個時候,留給齊國的旗杆隻有最後一根了,也就是最左邊的旗杆。
齊王建一看到這副情形,眼睛就馬上眯了起來,臉上一絲怒色閃過。
周朝時候便有“中國”之稱,因此中央兩支旗杆毫無疑問是最為尊貴的。
除去中央之外,這個時代又以右為尊,右邊總是要比左邊尊貴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