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三更)(1 / 2)

河東郡。

現在還是初春,正是春寒料峭的時節,但是一大早,河東郡翼城滑莊的田野上就已經熱鬧了起來。

一名趙國的官吏身著官袍,手中還捧著一份簡牘,對著圍在自己身邊的諸多趙國民眾喝道:“什長、伍長何在?”

官吏話音剛落,立刻就有不少人出列:“什長宋武在此!”“伍長陳言在此。”“什長……”

片刻之後,二三十名什長伍長就都喜氣洋洋的站到了這名官吏的麵前。

趙國官吏看著麵前這些人,滿意的點了點頭。

在河東郡之戰勝利之後,趙國國君趙丹就給出了立功將士兩種選擇,一種是金錢實物獎勵,一種是以河東郡的土地作為封賞。

根據趙丹特地頒布的命令,如果願意遷徙到河東郡的話,那麼根據軍功獲得的土地會比之前要更多。

不僅如此,趙丹更宣布除了犯下殺人罪的罪犯之外,城旦、舂、鬼薪、白桀、贅婿等等隻要願意來到河東郡,那麼統統都可以赦免罪行,以趙國良民的身份進入戶籍之中。

在種種政策的刺激下,大量的趙國立功將士和犯人們開始拖家帶口,穿過太行山的險峻道路,從趙國的各個地方來到了河東郡之中。

這翼城滑莊便是趙國移民剛剛建立起來的一座村莊,今天便是趙國官吏來滑莊分田地的日子。

趙國的戶籍法律製度和秦國類似,乃是所謂的“什伍製”,每五家人為一伍,設一名伍長(伍老),十伍為一什,設一什長。

這個製度說起來其實還是學的秦國我不知道,也沒有什麼好意外的。已經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僅僅限於軍事方麵,關於製度方麵,趙國幾乎是全盤照搬了秦國的製度,隻保留了趙國自身比較有特色的一些東西。

在這些伍長和什長的簇擁下,這名趙國官吏昂首闊步的來到了田野邊上,將手中的簡牘捧了起來,高聲念道:“什長宋武何在!”

一名身材高大的,年紀大約在四十左右的男子急忙出列。對著麵前這名趙國官吏說道:“宋武在此。”

趙國官吏高聲念道:“宋武,爵位不更,依律應授田四頃,依照大王所頒布之恩田令,現授田六頃!”

所謂的恩田令,指的正是趙丹不久之前所宣布的那個搬遷到河東就能多分土地的命令。

聽到了這官吏說出來的話之後,宋武立刻便是喜上眉梢。

管理著醫生電線,自然便由手下之人開始丈量土地。

在眾多人所期盼的目光之中,土地很快就被丈量完畢。

隨後四塊界碑就被安放在了宋武所擁有的這片土地四個方向,隻需要過幾天再找石匠前來將宋武的名字刻上去,這片土地就是徹底的完成了手續,成為了宋武所有之地。

宋武看著自己麵前的這六頃土地,不由得喜上眉梢。

根據趙國的度量衡單位,一頃就是百畝土地,一畝土地則是百步距離,所以說宋武分到的就是整整六百畝土地。

六百畝土地,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而且這六百畝還是正兒八經的六百畝實授田,完全沒有任何克扣的那種。

要知道宋武原本是邯鄲人,而經過趙國這幾百年的發展邯鄲附近的土地早就已經被瓜分得差不多了。

如果宋武執意要留在邯鄲附近的宋莊老家的話,那麼宋武這個不更的爵位就隻能夠授田四百畝,而且這四百畝還隻是名義上的,實際分到手的土地起碼要打個對折,到手不過二百畝左右。

如今雖然遠離了家鄉邯鄲,但是宋武到手的土地卻變成了六百畝,是留在邯鄲二百畝的三倍,這如何不讓宋武滿心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