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動。
三天前,李牧率領著一萬騎兵從五原郡渡過黃河南下,進入到了河套平原之中。
如果僅僅是對林胡部作戰的話,那麼這似乎並沒有什麼太過值得令人激動的理由,畢竟這已經不是李牧第一次和這些遊牧民族作戰了。
但問題在於這一次李牧乃是這一萬騎兵的主將。
作為主將來出征,這意義顯然就非常不同了。
要知道三年前,李牧還僅僅不過是一名高闕塞之中的小小軍官了。
但是三年之後的現在,李牧卻成為了統帥上萬騎兵作戰的大軍主將。
看著麵前一望無際的青青草原,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動和開心,更對接下來的戰爭帶著十足的期待。
根據李牧的老上司龐煖在和李牧會麵時候隱約透露出來的口風來看,其實對於讓李牧這麼一位年輕的將軍領兵,趙國高層內部也是有過一番爭論的。
最後是身為國君的趙丹親自拍板,這才有了李牧的這一次機會。
李牧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一萬騎兵這個數字,對於如今的趙國來說完全不是一個值得讓人驚訝的數字,甚至在邯鄲之中有不少大臣覺得,僅僅派出一萬騎兵未免太少了一些。
但作為領軍的主將本人,李牧對於這個數量倒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因為就是李牧本人在趙丹麵前拍著胸脯立下了軍令狀,保證能夠以一萬騎兵橫掃整個林胡部的。
在其他人看來,這個軍令狀未免過於狂妄,但是李牧卻不這麼覺得。
隻有李牧的心中才非常的清楚,自己手中的這一萬名騎兵到底精銳到怎麼樣的一個地步。
整整兩千名具裝甲騎兵,再加上八千名驍勇善戰的邊騎軍團之中所遴選出來的最精銳胡騎。
李牧覺得,單單憑借著這樣的一支兵力,自己不要說是橫掃整個河套了,甚至能夠主動進軍漠北蕩平整個大漠!
在李牧的率領下,一萬名騎兵排成一條長龍,猶如一道無盡的黑色潮水從地平線蔓延而來,緩緩一路向南,毫不停歇。
一名斥侯飛奔而至,對著李牧高聲稟告道:“將軍,在二十裏之外已經發現敵人的斥候並開始進行交戰,林胡王的主力部隊應當就在附近。”
李牧聞言嘴角微微扯動了一下,露出了一絲期待的神情。
“很好,傳本將軍的命令下去,全軍保持速度不變,繼續向南前進,十五裏之後開始轉變陣型。”
更多的斥候開始被李牧派向南方,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斥候開始和林胡斥候交戰,情報也源源不斷的傳回了李牧的手中。
當李牧在地平線的另外一端,看見一道無數林胡部落的騎兵彙聚著的巨大浪潮朝著自己所在的方向而來之時,不需要任何人再傳遞來什麼情報,李牧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林胡王的主力到了。
又是一名斥候飛奔而至,對著李牧高聲稟報道:“回將軍,林胡王率領著四萬騎兵已經抵達。”
四萬騎兵,比起李牧麾下的這一萬騎兵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
但是李牧在聽到了這個數字之後,臉上沒有任何慌亂的神情,隻是十分沉穩的點了點頭。
這個數字並沒有出乎李牧的意料之外。
在李牧所率領的這支萬人騎兵之中,除了兩千名具裝甲騎兵是完全由趙國或者原先的中山國子民所構成的之外,剩餘的八千騎兵之中有五千多人是來自樓煩部落,剩下的兩千多人便是林胡部落的人。
但是李牧並不擔心這些人會背叛。
因為這兩千多名騎兵不但在趙國安了家,分到了的土地,更早就將自己的家人都接到了趙國境內。
畢竟遊牧生活聽起來雖然愜意,但是實際上卻遠遠不如農耕來得更加的穩定,更加的容易讓人能夠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中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