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和之前與呂不韋談話之時相比,現在趙柱心中對於議和的渴望,其實又多了幾分。
最直接的原因當然就是前不久王陵的這一次慘敗。
或許秦王稷並不願意承認,但是作為秦國的太子,安國君趙柱此刻卻十分清楚的認識到了一點,那就是秦國如果在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下單獨麵對趙國的主力,根本就是毫無勝算的!
而現在的情況,恰恰就是這種秦國最沒有勝算的局麵!
這還打個啥啊,就算再打下去,那也隻能夠讓老秦人的好男兒們白白送命啊。
趙柱深吸了一口氣,將身體微微的彎下了一些,然後十分鄭重的說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和趙國議和!”
趙柱的這一番話就好像一顆大石突然投入平靜的湖麵之中,整個鹹陽宮大殿哄的一下就完全炸開了鍋,無數秦國大臣口中驚呼出聲,麵色驚疑的看著趙柱。
這位如今的秦國太子,未來的秦國國君,竟然在這麼一個最關鍵的時候,提出了向趙國人議和的提議?
秦王稷同樣也是驚訝無比的看著趙柱,身體被氣得發抖,幾乎不敢相信自己聽到的這一切。
足足過了半晌之後,秦王稷才寒聲對著趙柱說道:“汝說……要和那趙國議和?”
趙柱被自家老爹的目光看著十分的發毛,心中不由得有些驚慌。
畢竟俗話說得好,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你爹也永遠是你爹。
即便趙柱現在已經四十幾歲的人了,但是在麵對憤怒的老爹秦王稷之時,他的心理狀態其實和十幾歲的時候沒有任何區別。
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趙柱也隻能夠硬著頭皮繼續說道:“大王,如今這局勢已經十分明顯,王陵所部既敗北,那麼縱使集合鹹陽、櫟陽兩處部隊,亦不足以戰勝趙軍李牧所部。若是任憑李牧所部繼續肆虐關中,則前線的王齕腹背受敵又無外援,如何能勝?不如和趙國議和,及時止損才是哪!”
“若是能夠和趙國議和,則廉頗必定率軍向東,和齊魏兩國展開大戰。無論此戰勝負如何,趙齊魏三國一定都各有損傷。而且趙國三度勝秦而獨自稱霸天下,必定為天下其餘諸侯所忌。待到大秦休養生息幾年,然後再聯合天下諸國並力攻趙,何愁大事不成?請大王三思啊!”
似乎是害怕被秦王稷開口打斷,趙柱的這一番話說的是又快又急,搞到最後還差點把自己給嗆著了。
趙柱這一番話說出來,秦王稷臉色雖然仍舊十分的陰沉,但是目光之中的寒芒卻是漸漸的消退了。
作為一名君王,秦王稷當然並不希望自己的繼承人是一個打了幾場敗仗就害怕得五體投地,恨不得立刻跟趙國割地賠款的廢物。
但是眼下趙柱這一番話說得有條有理,連如何反撲都想到了,很顯然在心中是有著一個完整的計劃,並不是一昧想要當一個投降派。
這很好。
大秦立國至今數百年,失敗和挫折那是兵家常事。
春秋初期,當中原諸國為了霸權而相愛相殺的時候,秦國還在關中地區努力的和狄戎作戰,好幾次甚至險遭蠻族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