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完了這句話之後,魏無忌並沒有去關注十分不爽的鍾成,而是自顧自的看著麵前的邯鄲城。
眾所周知,趙國韓國魏國都出自於晉國,因此又被成為三晉。
但是這三晉之間其實也是有著競爭的,一直以來魏國都是三晉之中當之無愧的領頭大哥,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一步步衰落,而趙國卻慢慢的崛起。
即便魏國再如何的打壓,再如何的不願意接受,也必須要承認現在這麼一個事實,那就是如今的趙國可是遠遠比魏國要強上許多的。
可以這麼說,如果說現在趙國崛起有哪個國家最為不滿以及憤怒的話,那麼這個國家絕對就是魏國了。
對於趙國的崛起,魏國的心情是很複雜的。
這種複雜的感覺就好像當年楚國在麵對秦國的崛起時一般無二。
無論是魏國也好楚國也罷,都完全無法容忍當了趙國和秦國這種當了自己幾百年小弟的國家,突然有一天就翻身做主,甚至還騎到了自己的頭上。
當然了,作為一個比較理智並且以賢名著稱天下的魏國公子來說,魏無忌之所以攻伐趙國,其實也並不僅僅是因為這麼一點點的麵子。
事實上,在對戰國時代的貴族來說,這點麵子問題根本就不算是一個事。
說到底,魏無忌隻不過是順應了魏國人的心理,再巧妙的結合如今的事實,從而達到打擊趙國和讓魏國崛起兩個目的合二為一的情況。
魏無忌所采用的策略,其實是和當年趙國采用的策略一樣。
在四十年前乃至是二十年前,趙國都不過僅僅是一個二流強國,而這個二流國家為了崛起就和秦國結盟,然後一同攻伐楚國和齊國。
最終秦國取代了楚國,趙國則取代了齊國,成為了這個天下的第一強國和第二強國。
所以在長平之戰時魏無忌就已經做好打算,先和比較弱的趙國一起打敗強大的秦國,然後再尋找機會將剛剛躋身為霸主級國家,但卻仍舊立足未穩的趙國給掀翻在地。
如此一來的話,一旦一切順利,那麼魏國就可以踩著秦國和趙國的屍體,一步步的朝著那戰國時代的最強霸主之位前進。
一想到這裏,魏無忌的心中就十分的激動。
首先,在長平之戰中擊敗了秦國,這就等於完成了魏無忌計劃之中的第一、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事實上,魏無忌為了完成這第一步付出的代價是非常大的。
因為竊符救趙之事,魏無忌不得不從魏國逃到了趙國之中,遠離了魏國權力中樞。
魏無忌本以為自己的這一生就會因此而沉淪下去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上天居然又給了魏無忌一次機會,讓魏無忌重新返回魏國並且成為了魏國的相邦。
在這之後,魏無忌有條不紊的繼續幫助著趙國削弱著秦國,而當在河東郡一戰中徹底削弱秦國之後,魏無忌覺得,是時候該完成第二步計劃,削弱趙國了。
所以就有了這一次秦魏齊三國攻趙。
而此刻,這第二步完成的目標也已經是近在眼前了。
就在魏無忌暢想著將來魏國成為戰國霸主,恢複當年魏文侯魏武候兩代霸主的盛世之時,一名信使急匆匆的出現在了魏無忌的麵前,高聲對著魏無忌稟告道:“上將軍,大梁城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