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二更)(1 / 2)

對於邯鄲城乃至整個趙國來說,公元前257年的這個春天,都絕對是一個讓人難忘的春天。

在這個春天之中,趙國的數十萬邯鄲軍民抵擋住了來自魏齊兩國聯軍的進攻,並且堅守到勝利的最後時刻。

在攻破了大梁城之後,早有準備的李牧成功的攔截住了許多艘從城中逃出來的船隻,最終在其中一艘看上去完全不起眼的小船上,發現了喬裝打扮的魏王圉和段幹子。

事實上,做了俘虜的並不僅僅隻有魏王圉一個,還有許許多多的魏國大臣同樣也落入了李牧的手中。

在任何時候,隻要不是麵對完全的絕境,權貴們想要生存下來,總是要比平民百姓容易得太多太多。

畢竟雙方所擁有的資源根本就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而在抓到了這一大堆的大魚之後,李牧就心滿意足的率領者趙國和韓國聯軍一路北上,直指邯鄲。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李牧收到了消息,廉頗所率領的趙國主力也已經一路東歸來到了上黨郡之中,隻要再過幾天時間,就能夠和李牧兩路夾攻,將邯鄲城外的魏齊聯軍來一個反殺。

不過就在李牧收到來自廉頗的消息之時,邯鄲城趙丹的命令也到了。

趙丹的這封命令其實非常的簡單,那就是戰爭暫時結束。

在得知了大梁城被攻破之後,魏無忌第一時間下達了收兵的命令,並且向邯鄲城中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夠和趙國議和。

而另外一邊正在和魏國合攻趙國邯鄲城的齊軍大將匡梁見勢不妙,更是直接拔營撤退,一路退回了齊國之中。

如此一來,這場持續了數個月,將整個戰國七雄中大部分國家都卷進來的大戰,至少對於趙國來說是暫時結束了。

之所以說是一個暫時的結束,那是因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還沒有完成。

這當然就是接下來所即將進行的,在趙國和魏國之間的和談。

當然了,如果說得粗俗一點,其實也可以看做是趙國對魏國的放血。

勝利者當然是要享受到勝利所帶來的好處的,不是嗎?

“魏無忌和魏王圉這對兄弟既然膽敢背叛和寡人之間的盟約,那麼就要做好付出代價的心理準備。寡人一定要讓這整個世界都明白,背叛寡人和趙國是沒有任何好下場的!”

這是趙丹在邯鄲城的趙國大朝議之上。用斬釘截鐵的語氣說出來的一番話。

這一次的趙國大朝議其實非常的熱鬧。

因為它不僅僅是集合了趙國的七名重臣以及邯鄲城之中諸多上得了台麵的大臣,而且更連趙國各大地方的郡守,北方邊騎軍團的首腦,林胡樓煩兩部的首領等等,基本涵蓋了所有趙國軍事政治方麵的重要人物。

畢竟邯鄲城被包圍了這麼久,和外界已經失去聯係很久了,所以說有很多東西都要重新恢複,還有很多事項都要重新進行溝通,這可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

為了以防有些事情因為這幾個月的隔絕而讓中央和地方產生扯皮和紛爭,趙丹幹脆就直接將全部地方上的頭頭腦腦都召集了回來。

在趙丹為這次會議奠定了一個基調之後,趙國的大臣們就爭先恐後地開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