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為神話裏的小矮人萬賞加更,第五更)(1 / 2)

時光飛逝,一晃便是數月過去,一個十分隆重的節日降臨在了這片華夏大地之上。

元旦到了。

戰國時的元旦可不是後世的公曆一月一日,畢竟耶穌還得過兩百多年才生呢。

從戰國時元旦慶祝活動的隆重程度來說,它其實就是後世的春節。

而戰國時代其實也有一個“春節”,但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立春,和後世的春節又完全不同。

在戰國時代,元旦的日期也是和後世春節不同的。

在戰國之前的夏商周三個朝代之中,隻有夏朝將元旦日規定為正月初一,殷商元旦為十二月初一,周朝元旦為十一月初一。

由於春秋戰國時代又是東周時代,所以自然便是依照周朝的規定,將元旦日設在了農曆的十一月初一。

《詩經·七月》有曰:“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慶賀豐收,孝敬老人。”講的就是這十一月初一的元旦日。

不過有一個國家喜歡搞另類,這個國家就是秦國,秦國的春節是十月初一,和其他國家都不同,這也是秦國被視為異端的其中一大“罪證”。

在元旦日之時諸國都會舉行一些盛大的慶祝活動,以慶祝秋收順利完成,並且祭祀祖先保佑來年五穀豐登。

《詩經·周頌·豐年》對祭祀活動的描述為:“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除此之外,各國都還會在元旦日這一天舉行盛大的宴會,君王們會邀請大臣們入宮飲宴,享受美酒佳肴。

《詩經·豳風·七月》是這樣形容宴會的:“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在元旦這天晚上,趙丹在邯鄲宮城之中召開了一場盛大的晚宴,將眾多趙國大臣統統邀請而來,共同辭舊歲迎新春。

大鼎之中溫著美酒,濃鬱的酒香充滿了整個大殿,美味佳肴不停的被端上來,就連常年居於深宮之中的皇後和公子公主也們難得的露了一次麵,整個趙國大殿之中一片喜氣洋洋。

這一次宴會的主打菜,就是赫赫有名的“周代八珍”。

第一道菜是淳熬,也就是肉醬油澆早稻米飯。

第二道菜是淳毋,也就是肉醬油澆黃米飯。淳毋這道菜和淳熬大同小異,區別隻在於稻米的不同。

第三道菜是炮豚,也就是小乳豬。

這一道菜的做法是先取乳豬宰殺後挖掉內髒,用紅棗填滿肚子,外麵用蘆葦包裹,塗上黏土放在炭火上烤。

乳豬外殼燒焦後擘開,用濕手抹去表皮的灰膜,用米粉調糊敷在皮上,放在滅頂的油鍋裏炸到金黃,然後取出來,切成長條,配好香料。

這還沒完,接下來還得放在鼎中,把鼎放在大鍋裏燉,大鍋的水不要滿到鼎邊上,用文火燉三天三夜,最後才最終大功告成。

這道菜涉及到煨、烤、炸、燉四種烹飪方式,屬於周代八珍之中最有名,同時也是製作最為複雜的一道菜。

第四道菜是搗珍,燒牛、羊、鹿裏脊。

第五道菜則是牛漬和羊漬。

第六道菜是熬,也就是烘製的肉脯。

第七道菜是糝,也就是三鮮烙飯。

第八道菜是肝膋,就是網油烤狗肝。

由於戰國時代流行的是分餐製,而且極為講究身份的尊卑,就連用餐時候的器具數量多少都有規定,因此也不是說誰都能夠吃到這周八珍的。

事實上,在場幾百名趙國大臣之中,大部分人隻能夠吃到周八珍的其中一道或者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