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四更)(1 / 2)

鹹陽。

在三天前,鹹陽宮之中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登基典禮。

在這場登基典禮過後,因為秦王稷去世的一年服喪期便正式結束,原先的秦國太子安國君趙柱登基為新任秦王,是為——秦王柱。

這也正是秦王柱在繼承之後召開的第一次有諸多秦國重臣所參加的秘密朝議。

已經是夏天了,即便是宮城位於高台之上,但空氣之中的灼熱仍舊是揮之不去,讓人不免有一種心浮氣躁的感覺。

秦王柱端坐在上首王位,整個人的臉色看上去多少有些蒼白,給人一種身體並不是太好的感覺,讓座下的幾名秦國重臣不免有些擔心。

但和蒼白無比的臉色所截然不同的,則是秦王柱那看上去頗有幾分興奮的神情。

在等待了這麼多年之後,秦國的王位,終於還是落到了寡人的手裏。

這種大權在握,天老大寡人老二的感覺,實在是——太美妙了!

秦王柱深吸了一口氣,讓自己的話聽上去盡可能的顯得平靜一些:“諸卿想必都已經知道了那高唐之戰的結果。以諸卿之見,接下來大秦應該如何去做,方能夠實現再度崛起之目標?”

聽起來似乎有些奇怪,秦國才剛剛吃了幾場敗仗,好不容易消停了一年,這時候不繼續休養生息,怎麼就開始討論起打仗的事情了?

這其實要和秦國的軍功爵製度有關。

軍功爵製度從建立開始就注定了是一種擴張性極強的製度,這並不是由任何一個秦國國君所決定的,而是由這種製度本身的特性所決定。

這個時候沒有科舉,秦國國內的經濟活動也不發達,所以平民們想要以文入仕或者投身經商都不具備什麼可能性。

但問題在於,如果屁民永遠是屁民,那麼誰還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替國君作戰呢?

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自己子子孫孫永遠都是一個被束縛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普通百姓,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夠用自己的奮鬥讓家人和後代過上更好的生活。

必須要有一個辦法給平民們一個上升的通道,從而激發平民們為國家打仗的熱情。

軍功爵製度就是商鞅針對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

隻要去參軍打仗,去獲得軍功,那麼土地國家給你,金錢國家給你,爵位國家給你。

總之在軍功足夠的情況下,你想要什麼國家都會給你。

軍功,成為了除少部分頂級貴族之外,絕大部分秦國人階層上升的唯一通道。

沒有人會心甘情願的拿自己的命去戰場上拚什麼虛無縹緲的前途,但如果當擺在麵前的選擇隻有這麼一項的話,那麼其實也就沒有什麼好選擇的了。

所以秦國需要戰爭,這並非僅僅是來自國君或者統治階級的意誌,而是來自於廣大秦國底層民眾的意誌。

當軍功爵製度發展到現在,它的受益者已經遍及秦國上上下下。

士兵們需要打仗來成為軍官,軍官需要打仗來成為將軍,將軍需要打仗來提升成為重臣……

這是一股連國君都無法去違逆的力量。

所以秦國必須打仗。

而且還要打勝仗。

因為根據秦朝律法的規定,如果打敗仗的話,基本上來說是沒有任何的功勞能夠到手,甚至領兵的將領、軍官等還要被責罰。